谈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通信789辅导员博客  |  2014-06-29  |   |  399次阅读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牵头实施的学生科创训练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优秀本科生参与其中。今年我作为学院学生科负责创新创业的老师,首次全面负责这块工作,从前期组织学生发掘项目,到完成整个申报过程,历时一个月之久,尽管过程比较曲折,但最终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回过头来,清理前几期未结题项目完成情况,还真是对我打击得不小,2010级未完成项目基本都准备放弃,2011级差不多30%的项目无法完成,洽洽这时教务处传来消息,告知我们通信学院结题率太低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申报项目数及资助力度,简直是火上浇油。我自己也曾做地创新基金的项目,感觉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就这么轻易放弃呢?

我也找了好几位项目负责同学过来聊天,得到的反馈大体上有如下几类:一是时间不够用,考研的考研,实习的实习,根本找不到同学来做这个训练;二是项目难度过大,申请时由老师给的项目,缺乏后续指导,现阶段难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三是团队成员差异大,很难协调,少数积极的同学也架不住团队其他同学的消极怠工;四是周期太长,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这些现象也让我自己思考,整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项工作为什么推进起来如此困难,原因何在?

一、急vs

学校教务处每一年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的通知下发得都比较晚,而从发通知到报名截止的时间则比较短,整个申报过程非常急。这就从一定程度造成学生申报项目会有很多的盲目性,往往是学生随机敲开学院老师的办公室大门,向老师要一个难易不定,方向不定的项目,并没有仔细考虑好这个项目是否是自己兴趣所在,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做得出来,这也为后面项目实施造成先天的障碍。另一方面,项目申报完成后等待审批周期长,效率低,出结果慢,以今年为例,420日完成项目汇总申报,到目前仍没有项目审批相关的消息出来,学生反复向我打听,我也只好各种推脱,可以说学生参与热情在一次一次的不确定中消退,而暑期是学生时间最为充裕的阶段,如果能够在此之前让他们能够比较安心的得到肯定复,相信结果远比现在来得要好。建议延长申报周期,缩短审批周期,可能这项工作会推进得更有效。

二、过程监督力度不够

现阶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无论是教务处层面还是学院层面,我们更多的投入还是在项目申报以及项目结题两个阶段,而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监督力度非常弱,基本属于不闻不问,完全放任自流。另外,指导老师大多因为工作繁忙,指导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工作都还忙不过来,更别说指导本科生完成这类简单训练,基本是指派自己的学生对这些本科生进行基本指导,结果可想而知,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与最开始的目标想去较远。每年的中期答辩与结题答辩无固定时间,提前量不够,学生也总是仓促应对,质量并不高。过得监督缺乏有效的管理规定,缺乏成体系的培养教育,是否能够配备由专业老师组成的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团队,形成完善的过程坚持规定,并且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交流活动,更多的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项目,使学生从做项目中真正获益。

三、学生的现实问题

首先,基础能力差别很大,有的同学可能高中就有编程经验或者硬件开发经验,就能知道一个软件或硬件项目的难度在什么地方,知道申请什么样的项目自己完成的把握比较大,而相反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则木有这方面的辨别能力,而老师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情况,所以申请到的项目可能会很困难,最终导致无法或者勉强写成,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和意义。其次,兴趣点不同,同学申报项目组队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往往是随大流,盲目参与,结果发现申报的项目是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方向,中途退出,造成整个团队的动作困难。最后,时间问题,往往能力特别强的同学每天面对的事情也最多,学院、班级、各类学生组织都需要他们,尽管他们有能力做好这些工作,但全都堆在一起,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做好学生定位,严格控制项目申报入口,做好学生分流疏导,整个训练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实处,服务广大同学。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