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雷达:用大数据颠覆传统招聘
周涛  |  2013-08-13  |  科学网  |  532次阅读

(转自36氪)

 

求职招聘可以说是一个刚需市场,其对公司的重要程度也无需赘言。相较在去大而全的平台寻找潜在的应聘者,员工内部推荐不仅更高效、效果更好,其时间成本和人力财力成本更低。很多大公司也都有自己内推平台,但这些平台通常因为过程繁琐、缺乏趣味性、90%的员工会直接忽略HR发布的招聘信息,以及即使员工有推荐,也很少能够收到HR反馈等问题,导致内部推荐尽管是低成本+高效的路径,但真正充分利用好员工内部推荐,以及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的潜在人脉资源并做深入挖掘的并不多。

近日由大数据招聘企业”数联寻英”和雇主品牌和招聘服务商 HiAll 联手推出的人才雷达 (Talent Radar) 是一个基于云端、利用大数据定向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寻找适合人才的员工推荐平台。它的主要模式是,员工登陆系统并关联其社交网络(LinkedIn、微博、人人等),在HR 发布招聘信息之后,其一,员工可以进行内部推荐;其二,人才雷达 会通过大数据社交网络和简历数据库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出一套同时面向求职者和招聘官的双向扩展匹配算法,找出同公司员工有关联的潜在求职者,之后可借助让对应员工内推,或直接联系潜在应聘者,这两种方式,帮助企业找到适合岗位的人解决招聘问题。

除了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人才雷达同其他对手的区别还在于,它简化也游戏化了推荐过程,当HR发布招聘后,员工不仅可以看到同自己关联的潜在求职者,人才雷达还会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在九个维度上给列出的潜在求职者给出一个综合评分,方便员工做决策并做推荐(也可直接在微信上推荐,如下图)。另外,员工也可将对应的HR招聘任务推荐给其他员工,成功录用之后,整个推荐链上的人都会得到公司的奖励,这种分享奖励的机制保证和促进了这种众包模式的顺利运作和推进,同时人才雷达还会给推荐成功的员工相应的积分和勋章,让领取任务、推荐给其他员工等变成一个游戏化的过程。

人才雷达 的主要盈利模式是 1. 租用模式,给企业提供收费平台,按照公司规模收费。大公司10-20万/年,小型一般2-5万/年。2. 公司通过人才雷达平台招聘成功,按人次收取30%的伯乐费(大小公司提成比一样)。3. 针对每家客户定制部分收费,比如定制匹配算法和推荐模型等。另外,人才雷达提供一个月免费使用。

据HiAll CEO 曾舒煜透露:“人才雷达目前已与8家企业达成合作关系,4个月前获得了云基地大数据实验室的投资,目前也有多家机构表现出了A轮投资的意愿。”团队目前15人左右。人才雷达创始人兼CEO 周俊临有12年数据挖掘经验,曾带领过近百人的数据挖掘团队,算法工程师周涛也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背景)

国外类似人才雷达的公司包括 ZALP、JobviteZao,国内类似的项目包括人人猎头哪上班内推网、爱伯乐、速评网猎聘秘书等。

在求职招聘领域,从最早大而全的51jobs和智联招聘等平台,到之后哪上班、内推网等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的玩家,可以说,在这个市场,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从关注职位和求职者“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过渡。随着人工和猎头费用越来越贵,以及各类社交网络日渐普及,给企业提供一个利用大数据定向分析和挖掘,采用众包模式的招聘平台,满足他们高效+低价的实际招聘需求,未来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