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一次“大组织崩坏”
黄乐天  |  2013-08-09  |  电子技术应用网  |  476次阅读
上期的《罗辑思维》,罗胖讲由一个毕业生要不要花钱进银行为题讲了一期“大组织崩坏”。我看完以后并没有转帖,因为我觉得他讲得太绕了,过于扯淡。但这周却看到了所谓的两大银行员工“散步”,真是相当的“巧合”。 现在银行在很多人眼中是香饽饽,是高收入的代名词。但是银行其实曾经也经历过一次“大组织崩坏”,其规模不亚于当年的国企改革,只不过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但这件事我恰好知道,因为我的父亲就是这场大组织崩坏的亲历者、见证者以及后果的承担者。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写出来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大组织”的“崩坏”并不总是大组织自身的毁灭或者垮掉,而往往会以新陈代谢的方式干掉大组织内部的一部分人的形式完成。 其实在当年朱XX大刀阔斧的做国企改革的时候,金融行业的改革也悄然拉开了序幕。其实那个时候中国的各行各业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只是有明的——如运营商的拆分,有暗的——比如金融业,有惨烈的——如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有平和的——如市场经济早已经起步的东南各省。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其实对中国冲击甚大,而且当时由于92年南巡所开创局面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乏力,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候其实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困境的一大表现就是,在2000年左右的,中国的银行业在“技术层面”其实已经破产。 为了挽救这一局面,从98年之后银行的改革其实就已经开始。最初的改革开始于清理各种“信用社”和“基金会”,当时在我的印象中有若干认识的人(父亲的同行们)被请到了“局子”,有的还不幸的进去“蹲”了一段时间。这些信用社和基金会其实就是今天所谓的民间借贷一类的机构只是当年没有法律规范,其实要更乱一些。 接下来就是所谓的网点关停、合并,进一步发展到撤销县一级的银行机构。我父亲所在的银行属于四大国有银行中体量最小的,而且主营业务也不是在内地,所以成为了关停、合并的“重灾区”。当时他们那个行还曾经让这些被关停支行的员工到处声泪俱下的做报告。我第一次听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当时的银行其实大量使用一种叫做“代办员”的临时工,他们成为这一拨关停的最大受害者。而那些正式工呢?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好一点的,本县的机构被关闭了,请调到同县的其它银行去,差一点的呢就只有到还没有被撤销的邻县或者外地银行去任职了。而且去了就长期坐冷板凳,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当遇到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调动或到外地的员工时,银行开始学习国企的“买断”政策,一次性补偿多少多少。随着这一政策深入开展,很多地方不但是关停的机构开始实行这一条,没有关停的机构也开始实行这一条。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利用“赎买”的策略,让部分的“中层”让出位置来,下面的人好发展。说实话,四大商业银行的第一代人,也就是我父亲那一代人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他们大多不是金融专业出身,因为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几个培养金融人才的地方。大多是从其它行业“半路出家”而来,到2000年以后自身水平和能力确实已经难以适应银行业务的发展。但这政策发展到后来,在很多地方却变成了清洗异己的一种方式。这个具体的就不多谈了。 最后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提前退休”,即所谓的“内退”。让没有到年龄的人就回家歇着。这种“内退”其实也是和国企改革学的,没什么两样。 经过几次三番,三番几次的折腾以后,其实银行中的一大部分人已经被替换掉了。被替换掉的这部分人,有自愿走的,有被迫走的,有半推半就走的。唯一和当年那些国企下岗职工不同的是,银行补偿的钱还算可以。而这些人离开了以后,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际遇。由于银行中女性较多,很大一部分女性走掉以后就走上的全职太太的道路,安心的相夫教子。当然,前提是老公足够牛逼,能一个人负担起原来还算体面的生活。而有一部分呢,利用自身在银行练就的业务和积累的人脉则走上了自主创业或者到企业中去做高管的道路。还有的呢,就是去谋了一份普通而还过得去的职业。但是更多的呢,却走上了非常不如意的道路,本质上和国企下岗职工没有区别。 而银行呢?在摆脱了这么大一块人力资源负担之后,加上不良资产剥离、股改上市的一系列改革,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等外力推动下,蓬勃发展了起来,变成了今天很多外人看来的“高收入”行业(其实是不是高收入呢?呵呵……) 而这一切,和当年那些离去的人已经无关了。于是多年后,他们想到了“散步”。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电子技术应用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