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以为人生会比这个多
通信789辅导员博客  |  2015-04-20  |   |  553次阅读

最近很火的一个Quora上的问题——最令你吃惊的事实是什么?

得票最多的答案是:“人生只有900个月”。

如果在一张A4的纸画一个30*30的表格,每过一个月就涂掉一个格,你会发现你的全部人生就在这一张白纸上,就在这大约900个格子里,并没有更多几张。一个25岁的人,大概已经涂掉了这张纸的近1/3,而假设我们的父母平均50岁,他们的人生就已经扎扎实实地过去了一大半,看到此处,你会不会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细思极恐的时刻,电影《少年时代》中,母亲在梅森高中毕业后卖掉房子换到公寓,告别时突然情绪失控的地哭了起来:“我本来觉得人生还会有更多”。高中毕业就像一个分水岭,他迎来了他的成人礼,同时也将要离开母亲的家。母亲说,她的人生不过是恋爱结婚生孩子,离婚读书又结婚,好像前一天他才学会骑单车,她还在担心他的阅读障碍,再往后几年便是自己的葬礼。电影看到此处,心里着实打了一个冷颤,我已不记得当年离开家的时候,我的母亲是否也流露过这样的情绪,也不知道几十年过去,角色互换后的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

过着最普通的生活的我们,也时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概吧,纵使生活丰富、细腻、有褶皱有起伏,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于是几十年就这么平庸而温柔地过去了。你眼看着时间流走,伸出手想要去抓,一把抓回却发现空空如也。这就是这类电影最神奇的地方,它触碰了我们生活中最秘不可宣的那部分,人人知道那是什么,却默契到极少谈论它。导演林克﹒莱特用十二载光阴描绘出一幅时间的风景,没有人会这么拍,时间堆积起来,看到片尾观众不得不将电影的视角带入自己的记忆,自伤身世。

在电影的几条主线中,我尤其爱母亲这条。十二载,女演员瘦了又胖,胖了又瘦,年轻时紧张的神色被老去后从容的丰腴代替。她不满意现状,她敢于追求新的生活,即使是在负债的情况下,依然带着两个孩子完成学业,终于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大学老师。在人生价值层面上,母亲坚持着自我实现,在世俗的婚姻生活里她却连续“失败”。正如梅森所说,妈妈很酷,拿到学位,得到令人羡慕的工作,但一个独立的职业妇女对于人生的困惑,并没有少于一个青涩少年。《少年时代》不止一次让我想起了《一一》,前者记录时光流逝,后者刻画人生百态。两部电影都没有刻意说教,宣扬理念,它们只是平实地写出了生之压力,人之疲惫。

加缪在《局外人》中借主人公之口说道:“我无法理解那些日子为何那么漫长同时又那么短暂。日子漫长难耐,但是时间又过得得快,以至于最后竟浑然不觉,所有的日子都是一个样子”。恩斯特君格大概有过相同的感受,他在《沙漏之书》中阐述过一个有趣的发现:一个沙漏用得越旧,沙子就漏得越快,作为时间测量仪器,它所计的时辰就越短。年月堆积,沙漏里的沙粒相互摩擦,变得越来越光滑,直到最后,沙子几乎是不带摩擦的从一个球体流到另一个球体。这是否恰好暗喻着人类对时间流逝主观感受上,也存在加速度呢?   

人类是唯一知道时空概念的动物,时间客观存在,匀速流逝,而人类对时间流逝的主观体验却千差万别,甚至扭曲,生命加速感是时间幻觉的一部分。法国哲学家保罗﹒珍妮特曾指出,人一生中的某一段时间的表面长度是与其年龄相关的。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一年的时间也就是他小小年纪的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说,一年光景只是其年龄的五十分之一。青少年时期的记性似乎很好,世界纷繁芜杂、形形色色、漫漫无期。当时间飞逝,那些崭新的体验变成了日常的例行程序时,年月也就变成了空洞无物的单位了。回忆往事时,我们大概会像《少年时代》里的母亲一样去感慨——我总以为人生还会有更多。

如何对抗时间流逝的虚无感?法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让﹒马利﹒居友在《时间概念之起源》中写道:“如果想要拉长时间视角,那么有机会的话就用上千个新的事情去充实它”。读一本新书,学会一项新技能,进行一次刺激的旅行,亦或通过帮助别人,向周围的世界注入注入生气与能量,都能使人生在主观上变得更多一些——就像《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反复说道的“seize the day,to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亦或你也可以去体会“the moment seize us”,就像梅森从照相中领悟到的观看人生与世界的方式,我们或许可以不再刻意去回忆过去或者设想未来,只是静静的感受着这纷沓而至的世界,让时间去抓住你——此刻即永恒。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