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记趣
黄健  |  2014-11-07  |  科学网  |  472次阅读

刚刚去机场接赴美参加iGEM的同学们回学校。学生们在车上相当安静,一周内往返,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已经回来了,估计累得够呛。于是途中正好回忆了一下这两年参加iGEM的经历,觉得颇为有趣。

好些年前,就知道有iGEM这么一比赛。很早就和部分老师聊起过,但那时候还只有实验项目的评比,挺花钱的,大家也就没怎么继续关注,我们参赛与否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我们生物技术系有位NB的学生毕业了,到了帝都NB大学NB教授麾下。他很关心、关注我们学院、我们生物技术系的发展。真的很感激,很感动!他多次给我们讲iGEM的各种好,并特别指出iGEM已不再是纯合成生物学竞赛,有专门的软件组。加上从华大基因回来的学生也大力推荐,于是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开始强力推动。当然,还是我天朝模式,写材料、写报告、找领导汇报......凡此种种,我与有荣焉。书记果敢有魄力,坚韧不拔,步伐很大。去年第一年独立组队参赛,就整了两个队。一个实验队,一个软件队,任命我为电子科技大学iGEM总教练,同时负责对软件队进行叽叽喳喳。去年完全没经验,好在我们潜伏在NB大学的学生很给力,给我们联系到了据说很传奇的NB大学iGEM队前任队长。本来是要请他来成都交流指导的,但因故未能成行。尽管如此,他们依旧是我们的榜样。就连我们去年选拔队员的题目,都是NB大学的。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亚太区比赛,我有幸混进了裁判队伍。为了避嫌,我没有选择作为软件队裁判,而是作为Poster裁判。结果我惊讶发现,有的队伍的主教练居然也是同一个Track的裁判。无论是作为裁判,还是教练,我依然很欣赏NB大学,他们的项目虽然艺术性、表演性、娱乐性不够,但中规中矩,很符合学术规范。在香港期间,我仍不忘让学生们好好学习NB大学的WIKI、Poster和Presentation,尽管他们在Presentation之后的问答环节犯了低级错误。没想到啊,没想到,我天朝NB大学的学生居然赢得起、输不起!他们得了金牌却并没有进入Final list,于是颁奖那天起哄,拍合影时集体对着镜头竖中指。这是他们犯的更低级的错误!我多次以此为反面教材,要我的队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虽然还做不到像台湾几支队伍那样进行表演,但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就我参加的裁判工作全过程来看,还是非常公正与透明的,讨论的时候该回避的都回避了,最后一人一票,投票决定的。去年软件组比赛的主裁判是一位日本老头,他认为没有淘汰还搞地区赛干嘛?于是提议参赛的六支软件队淘汰一半,只有三支能够晋级,一个月后到MIT参加世界总决赛。他的提议得到了软件组其他裁判的认同。我想反对,可惜不在其组;眼睁睁地看见他们一组人进入另一个房间讨论,而我还得和大部队在大厅评实验队伍的各种牌与奖,工作到深夜。最后那天上午公布成绩与颁奖,我们的实验队获得银牌,软件队晋级世界总决赛。软件队副队长在我眼里是个女汉子,却激动得哭了。当时我在前排就坐,是后来看照片与听同学说才知道的。因为前年的软件队是不淘汰的,都去美国参加总决赛;而今年听说会淘汰一半,所以他们倍感压力。加上那些天他们一直被另一所牛叉大学的软件队鄙视,自信心受损。当时,公布结果的PPT上已经陆续出现了两只晋级队伍的名字,但都不是我们,而那所牛叉大学的名字也还没有出现。就在学生们绝望的时候,第三支晋级的软件队,UESTC,难怪女汉子也情不自禁了。一回成都,学生们就去办美国签证。之后不久,我也收到iGEM总部给裁判的群发邮件,谈及一些队伍的投诉以及由于软件队总数较少所以确定软件队全部赴美的决定。出于礼貌,我回复了邮件,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就像足球比赛,更改裁判的判罚只会降低足球比赛的魅力而无助于公平、公开、公正;相反,对于对着镜头竖中指这样的行为,不管是多NB的队伍,多NB的大学,都应该追加处罚。当然,最终没有进一步的反馈。从最后的结果看:(1)没有追加的处罚;(2)裁判的决定可更改;(3)总部的决定不可更改。最终,我们学校没有一位同学和老师按时拿到签证,大家只好通过录制的视频及Skype连线等方式完成比赛,得到一块金牌。

今年是iGEM十周年,总部取消了各地区赛,大家都直接去波士顿。书记也进一步争取到了学校的支持,开展实验与参赛的经费比去年充裕多了。但iGEM队伍注册费、参赛人员注册费也在猛涨,大家依旧感到经费紧张。由于去年iGEM总部一早还邀请了我做总决赛的裁判,所以书记要求我今年也要做好教练与裁判工作。可是,今年iGEM总部就不给我发这个邀请邮件。书记反复督促,无奈我只得厚着脸皮发邮件给组委会:希望有一天还能为组织做点工作,当然是做点技术性质的服务工作,我身体还好,还可以做几年工作后退休......可是石沉大海,连礼貌性的回复都没有。看来是我当初回复群发给裁判的邮件不够礼貌在先了。最终,今年我们老师仅有1人及时拿到签证,带着拿到签证的两个队共8位同学赴波士顿参加了比赛,结果软件队再次获得金牌,实验队获得银牌。

回想这两年,我对iGEM基金会及iGEM这个比赛还是有些付出的。看到他们的捐赠按钮还真去捐了点,就像以前捐点给维基及其他开源软件一样。非盈利组织嘛,不容易,聊表心意。谁知道今年那么贵的队伍与参赛人员注册费!那么多支队伍,那么多人,这得挣多少钱啊!美国人太有商业头脑了,太精明了,全世界人民倒贴着钱为美国人民打工,还都乐呵呵地。高,水平的确高。去年香港中文大学办的地区赛,我觉得氛围真好,即便没有注册,只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浓浓的学科、学术、学生、同学味。今年,刚开始我们注册的带队老师少了,参赛学生少了,iGEM总部还专门来邮件询问。等我们最后因为签证问题,注册人员超过了参赛人员,询问可否退还多余注册费时就没了消息。后来看到iGEM主页上说,没有注册,不准进场。钱已经超越了学术与思想的交流,感觉很坏!去年,我用自己的课题资助了软件队实验验证相关经费、个别学生赴港参赛的差旅;去年和今年软件队的项目,一直占用着我们教练组的科研用服务器,一直使用我们课题组的办公室,甚至影响小组的组会。我本来还打算购买新服务器,申请igem.uestc.edu.cn二级域名,放在信息中心,服务于学校iGEM队伍,便于形成传统。但所有这些付出,的确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因此,在一些人看来,这一定有大阴谋,假公济私,揩iGEM的油,借iGEM之名搞自己的科研,如此等等。唉,群众与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照醒了我。仔细反思才发现我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确有趣,再这样下去真是不科学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即解脱。总之,我现在对于iGEM,从总部到学校、学院,一言以蔽之:不想再玩了。

虽然我今后不会再做电子科技大学iGEM的总教练或者再与iGEM发生什么瓜葛,但我希望学校、学院、学生和其他老师继续支持、坚持。这里,我要感谢学校教务处过去两年的大力支持与资助,感谢学院,尤其是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没有她,我们学校的iGEM搞不成。希望她找到更好的搭档,把iGEM继续搞下去。因为,在电子科技大学办好生物医学类的本科专业真不容易。就我参与学校招生宣传十年来的经历来看:不少家长觉得学校脑子进水;不少学生觉得老师脑子进水;不少学校领导觉得,水大了,摸着石头过河。于是,这个专业方向的老师与学生各种郁闷。在我们郁闷的时候,传统优势本科专业一会儿机器人大赛,一会儿电子设计竞赛,一会儿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一会儿是最牛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忙得一片欢腾。虽然我觉得无趣了,但基于去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参赛期间如同传销与打了鸡血一般的感受和体验,我相信,iGEM在水平、形式与国际性上都不比前述竞赛差。不光生物技术专业,学校其它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乐子!

对于未来参与iGEM的老师与同学,我推荐你们看看“行踪常在云霄外,天下英豪我第一”的龙五公子的大作《iGEM:求轻虐》《iGEM:被翻盘》。我经常推荐队员们看,效果不错。尽管我的未来就此与iGEM说再见,但过去两年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是为记。更多故事,请访问:

电子科大iGEM2014实验队WIKI:http://2014.igem.org/Team:UESTC-China

电子科大iGEM2014软件队WIKI:http://2014.igem.org/Team:UESTC-Software

电子科大iGEM2013实验队WIKI:http://2013.igem.org/Team:UESTC_Life

电子科大iGEM2013软件队WIKI:http://2013.igem.org/Team:UESTC

(访问不了?无他,请翻墙。)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