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赠吾弟——每一个生命奇迹的背后
李晓瑜  |  2015-09-02  |  科学网  |  440次阅读

每一个生命奇迹的背后

前言

最初的想法是,将8月5号去江苏昆山参加“昆软杯”比赛和沿海那几天耍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时间为线,写一篇随笔然后后面再在总结过程中,谈一谈上次老弟给我提到的一个问题:为何别人的文章看起来很流畅而自己的作文觉得没有那么好?为了能更加深刻形象的让你体会到,今天特地花些时间,构思了下,作此文,望有帮助!

正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了;出发那天,一上车没过多久就开始进入长长的隧道,偶尔穿出隧道没多远动车就又开进了隧道里面。到了重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山上建起来的城市,有的楼建在山谷,有的直接建在了小山包上;再往前就又进入了隧道,一个接一个,知道宜昌;过了宜昌之后,基本上全是平原或者丘陵了,放眼望去,一望无垠;我坐在靠窗边,一路风景,尽收眼底,这次虽然是比赛,但正是抱着一种玩的心情出发的,当做一场旅游,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第一次出川,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我终于出川了!这里讲的终于出川了,并不是说有钱,拿着钱出去玩的更远,跑的更远。而是一种心情,一种经历,一个欲行万里路,尝遍万家食的一个抱着旅行者心态的人的一次经历。每到一处,我都在想,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正如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正是在感受:什么样的水土养了什么样的的,跟他们一起去体会那种生活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在于读的书数量上的多,也不是所走路程的长度有多远,而是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胸襟、内涵的提升,是一种对生活的体会和美得享受;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样在路上,是一种攀登精神;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一次参加比赛,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我们比赛完了,昆山软件园也很阔气,晚上邀请了参赛人员以及嘉宾去共同晚宴,加上我们很多人平时在学校里面大家都很熟,遇到这样一个机会,又拿了奖。可想而知,在那种可以免费吃喝,红酒+白酒+啤酒,气氛还比较嗨的场合,有人免不了一场大醉。所以在那种场合把握分寸,搞清楚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出去一方面代表了自己一方面代表了学校。不过呢,有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多顾忌,所以那一晚喝醉了几个,那个喝的在我旁边不停吐得就不提了。谈一下我很要好的两个哥们吧,一个是我室友,这次比赛中,他的队友放了他鸽子,回去的路上他酒劲就开始上来了,先是各种说了一通,回到宿舍后,就开始倒在床上嚎啕大哭了起来,那个时候弄得我也很尴尬,毕竟都熟,听了也就当没听到。上去帮他,让他赶紧睡去,然后他就开始给我讲:刚才说的酒话对不起…你和**(我的另外两个室友)很够义气,…(又开始了各种吐槽)。后来终于把他搞定了,睡着了。接着另外一哥们,在他们寝室,他也是喝的够醉,一上来就抱着我开始哭,他跟我讲:你跟**(我的另外一个同班同学),不知道怎么大学就认识你们两了,我们在一个工作室,够义气,真诚,我曾经经历过众叛亲离,其他什么都不重要,真的不想失去你们两个兄弟….那一晚我回去之后,很迟才睡着的,弄完他们的事已经12点过了,我把他们的门关好才走的。回来后,我想到了孔子《论语》里面的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虽然今晚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心里话,我就在想,有时候我是否也有些地方该做好的没有做好呢?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思考也是为了做好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结果上帝自会安排,不必太过纠结眼前的得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之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站在巨人肩上的牛顿

去耍的那几天,我们去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于是乎,我想到了那句:好的大学不在于建筑面积有多大,而在于大师也。好的大学应该有好的大师,所谓老师。结合我进大学的一些感受谈谈。出来电子科大的时候,我就在想四年后,我将以怎样的方式离开这所大学?这四年里,我又将接触什么样的老师、同学?有一次我去了一趟隔壁的成都理工大学,那次是我一个朋友带我去游览了一下他们的学校,带我去了他们的博物馆、教室等,给我讲了讲他们学校的情况;听完之后我整个人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在中国,等级制度还是很明显,不一样的级别,决定了获得国家资源、重视度的明显不同。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成都理工不好,也非夸我们学校好,而是一种对差异的感受,是对自己学校的认同感,还是那句一所大学的好坏并不是简单一两句就能讲的通的,我还是很感激当初选择了成电,在这里遇到了很多自己满意的人和事。今天拿我们学校来谈谈,我们学校现在有好几万人吧,我觉得里面肯定是卧虎藏龙。百里挑一的话,也应该上百个伟大的人才。但是,即使是天才,如果没有前辈的帮助,最后也会变成庸才,是做不出什么大事的。举例来说,每一个跳水冠军,背后都要有一个教练在帮他。没有教练,你就要走弯路,不得不重新发明轮子。没有教练,你在水里摔了无数次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能等到把自己摔残了,才会明白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夹紧腿、腿绷直、收腹、跳。  这个道理谁都能懂,但放到现实里,就会有代沟。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讲出来的东西,就会多少有些差异,甚至是一种抗拒心理,听都不想听。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的是倾听,多去跟不同经历的人沟通一下:正如标题所言,每一个巨大的生命奇迹背后,都有无数个Mentor(良师)参与其中。  我们听说过很多传奇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人公,我们称之为少年英雄吧。这些居于少年英雄背后的人,被称为Mentor,汉语里面最贴近这个词的,就是带徒弟的“师傅”,类似于《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西游记》里面的菩提老祖,他们往往是传授一种技能,或者指引一个方向。  比如,菩提老祖虽然只在孙悟空头上轻轻点了三下,但却间接有了后来的七十二变。现在也有很多少年英雄的背后,有像菩提老祖一样的良师,轻轻三下,却起着指点迷津,道路的决定性作用。只不过新闻媒体喜欢追逐奇迹,因此很少去报道这些Mentor。原因很简单,如果大家知道少年英雄原来有这么多Mentor在帮他,那故事就不够传奇了。  为什么我强调Mentor这么重要?因为我即在这方面吃过很多亏也遇到过像爸妈、大伯以及我的一些老师等这些Mentor。我犯过很多错误,跌跌撞撞一路走过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那个时代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人也不少,但有的人摔了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这一跤把精气神给摔没了。这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路摔过来的。我摔了一跤长了点教训,但也走了一个弯路,不过虽然至今毫无建树,但却也算是多少明白了些事理。所以曾经我鼓励你:大胆尝试,看着你要摔跤,只要摔不住要害,就大胆摔就行了,自己亲身经历过比我们讲的要好,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当好你的后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这个人缺点不少,但自认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倾听。不管是谁,如果说的有道理,也能够改变我的想法,也能够促使我去反思。善于倾听,不断反思,这个优点让我一路走到现在。    我经常告诉自己,要看到钱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梦想。但还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帮助你们的师傅,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就是像牛顿的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路遇见的他们,我是幸运的!  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大师,在物理学、数学、天体学等方面都是功勋卓著,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前辈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物理学家的发现,牛顿还能有这样大的成就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上海、在苏州,我们五个人挤在一间小宾馆里,把学弟忽悠去睡地板…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另外一方面,我们几个也算图个热闹。到了南京,一个在南京的朋友也很热情,她妈妈一起开着车带我们去南京玩。朋友偶尔相聚,吃吃饭什么的,倒也只为了“耿直”二字,在“三观”上彼此认同,够义气,有担当,这大概就是我的一个准则吧。

出门久了别忘回家的路

回来的路上,回顾这几天,在看着窗外层次不齐的房屋,想到了家。树不管长得高或矮。枝叶是茂盛还是不茂盛,永远别忘了根在何方。感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了,但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做。隔家远了,家的味道才体现的更浓吧。25号爷爷生日,这次出去想了想给爷爷和外婆买什么好,想来想去,最后才决定:去给爷爷和外婆各挑一双布鞋吧。不在贵贱,只关乎两老穿着是否合脚舒适就是最好的。我想老人或是家长,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身体健康,子孙后代不管在那心里总是惦记。虽然自己还做得不好,但至少在成长。最后,希望家人朋友都身体健康,大事小事都不是事,是事也是可以解决的。

后记

相信老弟也看完了吧,那一次你给我提过,说感觉自己作文上总写不好。其实,我想说的是:以前作文什么的对我来说,那就比做一百道数学题还难,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因为写不好,全无信心了。所以我想说一下几点:

1、首先,要自信,就算屡战屡败那也要有打不倒我还能在写的勇气,写的多了就水到渠成了,况且,我相信我弟脑袋瓜儿还是很够用的!

2、其次,有勇无谋那不行,我想对你来说没必要,应该做到有勇有谋,那写作文的谋是什么呢?是故事、是阅历是脑袋里面装的东西,这也是今天我想提的一个重点,以前让我写600字,就跟挤牛奶一样,而且被挤的牛还是一头公牛,但是今天写这几千字确实也没花多少时间,在我看来,倘若今天要写作文,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片作文,只需要稍加修饰,也还过得去。所以现在你的年龄比我小10岁,但这不重要,知识留心处处都是,比如之前我给你买的那本《三国演义》,不想命令你去看,但我在努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你,现在可以慢慢我阅读一些文学,别人的故事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3、那么故事有了,随口就跟洒水车一样撒下来还不行,还要讲究方法,是沿路走沿路漏呢还是看到桂花树才撒,是都撒一样多的水呢?还是玫瑰花多撒点,仙人掌可以不撒?这就是行文安排和突出重点的问题?这第三点就得请教你的专业语文老师啦。不知到这是否对你上次问老哥的问题有帮助,如果没怎么懂呢,回过头去再看一遍,或者致电****。

——————————————————————————————————————————

以上这封洋溢真挚情感的家书,来自于我可爱、能干的优秀学生——谢之平。

经过之平同意,特意把这封温暖的家书分享给大家。希望我每一位青春年少的学生们,大家能多一位素未谋面的正能量“哥哥”!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