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拖延,和时间做朋友
通信789辅导员博客  |  2017-05-12  |   |  580次阅读

近段时间爱上了阅读,一本有关“拖延”的经典图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书中开头提到一句名人所言:“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浮躁,这样不好,这样不好”,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突然一触,因为自己经常会提到类似的言辞,于是带着满满地好奇开始了本书之旅。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阅读完本书后的想法与收获。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有拖延症吗?”。相信拖延这个词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也许很凑巧,你正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今天的社会可以让我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但同时也会诱惑我们每天24小时地拖延着时间。原本合理计划着要提前2天完成考试准备,但游戏、电影、综艺充实着自己的生活,哪里还会来反省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花掉的,等到要考试的前一天,发现临时抱佛脚时间完全不够用,于是才感到懊悔,下定决心对自己说:“以后我再也不拖延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我选择推迟来做,是因为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环境,集中精力花最少的时间来最好地完成任务。我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想拥有的好习惯,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这种结果,可能大部分人只是为自己的拖延找的借口罢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呢?也许是因为在完成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产生了强烈的懒惰,或是因为感觉自身能力不够想要逃避从而推迟,再或者是觉得任务无关紧要敷衍完成就好。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如果因为拖延而让自己开始烦恼不已,那这就是一种不好的拖延,需要摈弃的坏习惯。因为拖延,你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由刚开始的这一次我一定要尽早完成,到我必须要马上着手做了,到“没关系,还有时间,到不做完又会怎样呢,最后到勉强就这样吧”/“破罐子破摔吧”,“下次绝不这样了”...同时你的内心也在经历着一番挣扎:从信心满满,到焦虑、内疚、懊悔甚至绝望,也许在交任务的时候看起来一切正常,但其实你一直在备受着煎熬。

此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我的第一次拖延是什么时候?是因何事发生的?后来的结果是怎样?也许最初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但至少我们可以找到选择拖延的内心真正原因,诚实面对拖延背后的个人动机,从而帮助自己慢慢走出这个拖延怪圈。以前,我也有比较严重的拖延症,凡重要的事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感觉到紧迫。虽然每次的事情都能勉强应付完成,但其实心里很不踏实,而且时不时还会怀疑自己为什么就只能做到这个水平,久而久之,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大。有一次临近考试,一天睡觉时梦见自己到了考场后发现什么题都不会做,看着试卷上完全陌生的公式和命题,那种慌张和不知所措非常难受,结果被吓了醒来。从那次之后,我决定要慢慢去改变自己,告别那种怀疑自己的生活,一旦遇到任何重要的事情,我都会提前做好计划,按部就班地做下来,这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时间管理能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拖延,你也可以选择行动,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给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学会保护好自己的时间,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当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放弃,学会奖励自己的努力与进步,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个杯子是半空的,但你可以说它是半满的。让我们一起走出拖延,和时间交朋友吧!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