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要写一本数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教材,欢迎各位讨论。
黄乐天  |  2017-06-20  |  电子技术应用网  |  563次阅读

昨天和前天去重庆参加了一个西南地区电子线路的教学研讨会和ARM在重庆成立培训中心的成立大会及,很意外的被推荐增选为了理事。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在参加Altera(Intel PSG)的活动在教学圈还是小小积累了点声望,另一方面也要感谢以重大曾院长为代表西南地区电子线路领域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荐。得知这一结果简直是诚惶诚恐,只有更好的工作以回报大家的信任。

这次参会,本来主要目的是利用ARM成立培训中心这事去和重庆地区高校老师交流计算机系统架构和SoC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但在交流之前呢开了若干会,主要是讨论课程建设和新工科的,还有讨论以后MooC应该怎么建设。新工科这个概念提出来不是很久,但是最近是被炒得很火热。不过我是一直很疑惑,真没搞懂什么叫新工科。倒是另外一个名词我比较有兴趣,叫“微专业”。微专业的意思就是为了适应某个具体的工作,通过学习一系列课程的组合以后掌握找个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个倒是符合了现在分工越来越细,同时一个工作要求的知识交叉性越来越强的变化。这个东西嘛,在老外那叫track。一个专业下面可以分若干个track。这种分法更适合在“授课型”研究生教育里面用。适合在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定的基础积累,明确了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方面的工作的情况下用。现在大把的本科生学完了四年,不要说以后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自己说不清楚,以后自己不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说不清楚。所以这种微专业更适合以MooC的形式来开设。通过把几门相关的课程连通以后,学习者看完这几门相关的MooC迅速的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投入工作。也还是有意义的。

那么现在电子信息大类本科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1. 大部分学校的老师由于自身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并不过硬而导致很多课程“讲不明白”;

  2. 传统的课程/教材体系过于强调自身知识的完备性而导致内容过于庞杂和零散;

  3. 在教育部课时缩减和强调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专业课课时极具缩减,而现在大部分教材内容过多且组织凌乱;

  4. 国外引进教材虽然质量较高,但编排方式不符合国内常规的授课习惯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鉴于以上问题,经过和出版社的编辑商量以后,我觉得可以写一本书。这本书将采用“贯穿式”的讲法。具体的思路如下图所示:

知识贯穿.jpg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换言之,准备以一个设计案例入手,从如何写spec、做方案论证讲起,串讲数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流程和相关的知识点。让教育者能够讲得下来,让学习者能够听得流畅。这本书将不会追求面面俱到,而只求帮学习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并认识到正确的做事流程。预计不会很厚,也适合了当下课时缩减的这一趋势。

据说,这种思路符合“新工科”的改革思想。不过我倒是不在乎这一点。

具体的章节目录将在近期披露。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电子技术应用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