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学生对课程的真切感受。
-----------------------------------------------------------------------------------------------
文化与科技
我很有幸参加了光电学院第一届菁英班。身为其中一员,我想,菁英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是需要更多的思考。学院的必修课基本上全是理工类型的,在大学本科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广泛学习前人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而至于文化、人文方面,没有正确答案,人人有自己想法的课程却很少涉及。一方面是专业限制,另一方面,一贯的应试教育可能反而让学生不太适应这种新模式。而学院为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程,至少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思考空间,我也有机会能挤出时间,好好想想,写下几笔。
首先说说文化吧。平时我们身边科技在不断发展,这些变化都是可以亲眼看得到的:新推出的一部手机,一定是会比前几年的好很多。即使不懂行的人,只要看到外观,发现屏幕变大了,更轻薄了,就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但是文化不同,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我们受其潜移默化,同时也在改变着文化大氛围。因此我们很难感受到其明显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一种网络文化时代的到来。相比于传统,网络特有的是及时性,广泛性,匿名性。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网,如今互联网就已经网住了所有人。四年前高一的时候我注册了微博,那时候微博正处于第三四年的快速发展期,一条不足140字的微博,有时却能牵动14亿人的心,甚至能影响一个国家的舆论走向。印象中当时最著名的事情是7·23甬温线铁路事故,微博的媒体性质的影响力,大大地凸显出来。相比于传统媒体,病毒式的传播会让消息迅速推广。并且舆论的走向也能从评论与转发中反馈。于是,前期救援工作不力受到的批评,小伊伊获救带来的思考……不得不说,某些“别有用心人”的转发超过十万的微博,的确给政府带来了压力。也许有了这层原因,在央视新闻中罕见地公布了遇难人员的名单,并介绍了每一个人。然而微博的作用有时仅仅是负责传递消息,但不是传播真相,或者仅仅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这时需要自己的判断能力。如果感到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足,那就做到静观其变,而不是凭主观臆断传播、评论。剧情反转的事情在现实中出现的越来越多,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媒体抓住的正是网络文化的特点使其传播阅读量大大增加。真正舆论的操纵者,往往只是在少数人手中,不过微博的平台给了那些少数人与传统媒体近乎于相等的传播机会,在官媒官博公信力严重缺失的现在,后果往往是——失控。说到失控,我突然想起1994年凯文·凯利所著的一本书也叫失控,全名是《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听起来真是一本中二少年的书。不知不觉地,互联网上的事情,特别是某些社会新闻,往往会使舆论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这正是当前网络文化有着及时性,广泛性,匿名性土壤的后果。有时候消息的转发就像是一种情绪上的消费。许多的转发与评论都带有着主观的色彩。即使那些拿出数据、论证确凿的人,背后也总有一种力量让他乐于去这么做,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这种力量源于自己内心的先入和固有观点。别人对这些观点的否定,就是对其本人的否定,于是人们便会捍卫自己的观点,顺我者转,逆我者批。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此不去倾听思考,不去与别人探讨交流。这样的话看似开放的网络环境,只是另一种方式的固步自封。奇怪的是,互联网的出现正是为了方便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但大多数人缺乏的是倾听与思考。
其次再说说科技,除了文化与人,文化与科技也是在不断相互作用。科技的发展有时是很痛苦的经历,因为它需要不断地否定,不断地创新。这就好像你千辛万苦绘制出了一张世界地图,一觉醒来,却发现世界已经天翻地覆,真实的世界并不是如此,你的地图毫无用处了。这时,你还有勇气再次出发,重新去探索这世界吗?绝大多数人对此是拒绝的,因此他们并不能走的太远。还有一些人不仅不承认别人的再次探索,反而指责否定别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并不少见。布鲁诺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还有一次又一次的数学危机,让人们固有的观点产生了重大的颠覆。这种情况往往对于真理的发现有着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大众不会在短时间轻易接受,另一方面对勇于探索的人更是巨大的打击。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跟上面所说的文化方面有些相似呢?或许这就代表着一种人的本性吧,一种自我保护的本性。但是,一旦抛弃了这些陈旧错误的观点,科技就会迅速地跨越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
新中国在科研方面也出现过很多重大的成就,不过人们所熟知的是那些写入课本的原子弹、合成胰岛素等。近年来随着媒体揭露出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负面消息,大众对于中国的科研水平产生了一些怀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过于高精尖的成果难以被人们所理解,但是学术不端的行为却容易被人们记住,这就更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完善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以个人影响到整个科研事业。否则一旦公众形成了先入观念,就难以再改正。具体表现在只要发布了什么成果,立刻会有人说是抄袭国外的,一说到科研项目,就说又被贪污了多少多少经费……这种氛围对于兢兢业业的研究者来说,实在是一种鄙视与污蔑。首先,身正不怕影子斜,作为本科生,这种科学素养,研究态度的教育并不算早。中国30年后的科研水平,其实主要就看我们这一代人了,这样一想,感觉我们需要做的,所欠缺的还是有很多的。
文化与科技,二者的不同,就像是高中时文理的分科一样明显。但相同点,也是其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思考、交流。菁英之路,我也希望这两样东西能够成为我的有利武器,为我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