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青蛙一下子放到高温的沸水中,它因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就会从沸水中跳出而得以逃生。相反,当把它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加热至高温,青蛙反因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不觉危险的来临。当其后来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因已无力自救而被煮死在热水中。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温水煮蛙”(Boiling Frog)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们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以及对渐变的适应性,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人的生存能力会慢慢变弱;那些至始至终就有压力感、紧迫感的人,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困难,反而具备应对能力。
对于高校青椒来说,不同的人,可能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青年教师从留校就一直在团队里混,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考核压力,也没生存压力。慢慢地就适应了这种“混”的状态,不知不觉就这样一晃过了40岁。回过头来看,职称还是讲师,数数成果,除了团队挂名的那些,就没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想到要拼命一搏时,很多机会都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已大不如前,想做点事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有些没有团队依靠的青椒老师,一开始就在教学、科研、论文等各种压力下工作,慢慢形成了一种必须靠个人努力才能生存的习惯,这种老师一般具备非凡的生存能力,不会差到那里去。
前不久,一位青椒告诉我,他博士刚毕业就在一个团队里混,日子过得很安逸。科研基本是当当下手,每年不用自己亲自写基金,不用去外面找课题,也不用为年终考核发愁。几年下来,发现基本没有大的进步,数数论文还就是博士在读期间发的那么几篇。后来某一天团队重组,他一下不再属于那个团队的成员了,这下慌了神。之后,不得不自己想办法找课题,每年写论文和想办法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和指标。日子是要辛苦一点,但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真正成长了,有了属于自己的课题,有了好的论文发表,有了独自外面闯荡的经验积累。相对而言,比起那些还在团队里的曾经的同事进步大得多了。他说,庆幸自己早点离开了团队,现在这种状况,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研究生们,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我实验室同一届本科毕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中,有的只是读个硕士,有的直接读了博士。对硕士同学而言,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做课题,第三年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由于达到毕业要求的门槛低,硕士生们三年过的很轻松、玩得很high,不用发论文,科研工作可以在项目组里划船或打酱油。博士生们呢,一进来就知道,有高的毕业要求,需要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时刻不敢松懈。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为自己的学业、科研和论文工作发愁。虽然是同一年入学的,但三年下来,水平却完全不一样。尽管当年大家都是同样的优等生或推免生,硕士生三年下来却看不出什么大的进步和收获,而那些直博生却大不一样。三年里,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很快,高水平论文发了不少。这时候,读硕士和读博士的同学,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我现在指导的几个本科“菁英计划”生,有的大三期间就已经有了专利成果,并撰写和完成了准备投稿的学术论文。曾经夸过海口,菁英计划生一定要在毕业前超过实验室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现在看来,这个承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不少人反映,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滑坡,水平大不如以前。一定程度上,也许跟我们目前的“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有关。努力不努力,都能拿文凭,都能混毕业,都有单位要。没有压力,何来动力?
所以,给研究生适当提高毕业要求和门槛,也许是有必要的。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改变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制定了“学术型硕士毕业前必须发表SCI论文”的要求,也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政策制定在前,既然学生还愿意来,表明他还是愿意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的。
因此,不论是在校学习的研究生,还是高校工作的青椒老师,都不能没有压力感和忧患意识。
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6年34卷第11期。(彭真明,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科技导报,2016,34(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