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啥选择在科学网开博
彭真明  |  2012-01-18  |  科学网  |  489次阅读

当今微博、博客盛行,写博文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可以开博的网站平台很多,如新浪、腾讯、网易、人人网等。一个人可能也会选择在不同的网站注册多个博客,选择不同的网站开博肯定有自己的主见和初衷,在不同网站写博文述说的话题也应是有所区别的。我选择科学网肯定是因为自己是一名高校教师,这里有一群从事科研、教学、在读研究生等同行圈子。所以开博的初衷是借助科学网平台,广交同行朋友,获取有用信息。同时,也希望在这个圈子里传播有用信息,宣传自身成果;或者借助这个平台把自己关于工作、生活中想说的话说给想说的人和想听的人。开博一年多来,尽管自己写或转摘的博文不多,但每篇都是有感而发,包括心情好时写的,心情欠佳时发的,绝对不会偏离科学网的主题。每天都会看看科学网上跟自己有关的和想看的博文,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一年多来,不论是在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指导,科研及发表论文等方面受益匪浅、很多博主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因为自己开博,自己的研究生也不自觉的经常关注科学网,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这也是我为啥在科学网开博(也是唯一的博客)的主要动机。然而,一年多来,我也渐渐发现科学网上某些博主,有哗众取宠,危言耸听,博取点击率之嫌。科学网上精选的博文绝对具有主导性的作用,会吸引眼球,点击率剧增。然而我逐渐发现这些精选的博文很多已经是无味、无知、无语,对精选博文渐渐失去了吸引力。

一、博文目的性强,仅仅为了带一朵小红花。被精选博文大致有以下几类:1)热点话题。精选热门话题无可厚非,但有些人为了精选,自己本身不是内行和专家,也要高谈阔论这样的话题,这就过了;有些热点话题与科学网的初衷相违背或根本不相关,编辑不应该热炒。2)名人的博文。我喜欢读名人的博文,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例如,施、饶二位科学家的博文,篇篇精选,我也篇篇精读。确实关于科研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写的很透彻,能了解和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3)名博的博文。名博不一定是名人,以后也不一定能成为名人。科学网按点击率排序,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名博的名字每天都耀人眼帘,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但我并不是篇篇都看,到后来甚至看见了TA的名字就不想看。主要是目的性太强,为了精选而写博。跟风的,抒情的,就算写科研工作的,也是八股文一样的,索然无味。虽然精选博文可以赢得点击率和关注,有一定的“成就感”,但绝不等同于发表了一篇CNS。相反,可能会让你少思考了一些该思考的问题。

二、与科学网主题无关的博文。这类博文因为博主为名博,篇篇精选。其实是其个人情感暴露狂的一种表象,TA完全可以在新浪、腾讯等大众化网站开博,来博取大众更多的点击率,没必要浪费科学网的资源。

三、挑起事端的博文。过多宣传社会阴暗面的博文不要过多宣传。毕竟科学网很多博主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刚出道的科研工作者。他们还是学生,还年轻。容易引起误导和对现实的不满。要宣传主流的东西,要正确引导年青一代的科研有生力量。

博文乃心灵的镜子,一个人每天思想的记录,形式不拘一格,哪怕一句话,一张图片、表达心中所想。我喜欢的博主如许培扬老师、武夷山老师、王德华老师、毛宁波老师、民间科学家蒋高明老师、孙学军老师、林中祥老师、刘洋老师、鲍永利老师、赵斌老师、思考人生的丑小鸭等博主。精选的博文并不多,但TA们的博文都值得一看。

持有反对意见者请勿对号入座,也请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朋友们擦亮眼睛、去伪存真。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