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度分布理论》读后
周涛  |  2011-06-10  |  科学网  |  400次阅读

说句实话,很多国内的专著,都只是一些稀稀散散的文章,和国内外资料的拼凑,外行看着热闹,内行看起来纯粹是笑话。名字往往还大得惊人,动辄xxxx学,一副开创者要囊括一切的样子。以前我听胡岗老师的报告,有一种感觉,就是从窄门进去,却走出很宽的路来,现在看史定华先生这本书,又有同样的感觉。网络度分布讨论很多,但是度分布理论,归根到底是一个很具体狭窄的方向,在这个题目上写出20万字的一本书,必须要有深厚的底子——写一本名为《复杂网络理论》的书容易,写一本名为《度分布理论》的书就太难了。

 

先生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每个人读了都有不同的感觉,有些读者可能对于一些具体实用的方法有兴趣,有些可能对一些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分析理论有兴趣。我自己觉得有六个亮点(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每个人的亮点不同)。第一,史先生对于什么是无标度网络,如何衡量无标度的程度,有非常深刻的思考。我相信任何一个细读过此书的人,再次谈到无标度网络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觉。第二,书中对几种度分布统计方法的介绍,特别是关于补分布和秩次分布的应用,以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分析,对我很有启发。有些讨论,澄清了我多年的困惑(例如确定性网络存在很多k=0的情况,如何算分布指数);有些方法,我已经在最近的研究中进行了应用。第三,书中关于整数网络河素数理论的讨论,非常有趣味,体现了史先生的研究品味和视野,是我读得最愉快的一个部分(我以前也有一篇关于整数网络的论文,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37105011969)。第四,关于网络最大度的分析(第五章)以及上割对传播的影响(27-28页),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第五,有关网络核心、相关性和鲁棒性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大问题。实际上,我猜测全局量和局部量的关联模式(例如BetweennessDegree),对网络鲁棒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于混合系数虽然不是特别成熟,但非常有趣的讨论是很有启发性的。特别地,对于方差发散的序列如何求关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当然,我觉得这本书也有个别瑕疵。譬如存在一些不妥当的说法和小错误(例如第2页说“节点按照确定的规则连线,所得到的网络就称为规则网络”,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后面马上就讨论了确定性无标度网络;又如161页图的横坐标不正确,是属于比较明显的错误;139页突然提到HK模型,附近也没有交待,等等);还有就是对于平均场的理解,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比如说64页说采用平均场推导严重失实,而替代的方法其实也隐含了平均场假设在里面——平均场并不是特指Barabasi等人在1999Physica A的那种度分布推导方法,而是一种近似假设,譬如说Holme-Kim模型可以用Rate Equation分析,但是里面也隐含了平均场假设。

 

先生这本书为《网络科学与工程丛书》开了一个极好的头。其深度和视野,以及写作上的大家风范,我想会让后面的若干作者很有压力。有这本书奠基,我相信这个系列一定会成为值得期待的一个系列。

 

下面是京东上的链接,我冒昧向大家强烈推荐此书http://book.360buy.com/10620270.html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