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应重视学术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彭真明  |  2012-07-08  |  科学网  |  390次阅读

暑假前夕,教学工作告一段落,事情少了许多。偶尔老师们会相聚聊聊,大多的话题都是围绕科研问题,今年的基金有没有希望,又签了几个合同,经费到账多少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听多了这些,成天纠结这些问题,真的平添烦恼和压力。没有课题,难道不活了啊,大不了还可以认真上课和教书啊。印象较深的一次交流,是一位很年轻就成为博导的教授,已经获得多个基金资助、也获得多种荣誉称号、发了NSCI论文。却也感到有些迷茫和困惑,说今年的经费也有些压力,就和我讨论学术这条路到底能不能继续走下去,能走多远。我能说什么呢,我在学术上还远远不及比我年轻的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也有很大压力。不过我还是鼓励他,作为高校的年轻教师,走学术这条路,是相对快捷和低成本的。

学术一般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则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百度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441.htm)。通俗地讲,这里的学术研究意指从事的是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来源一般为国家、地方政府或部委下达的纵向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省级自科或社科基金,以及各种渠道的基础研究类课题,甚至是没有课题支撑,根据兴趣爱好进行自由探索和研究。对应的应用研究一般是指直接与产品、型号及市场挂钩的课题,一般来源于市场需求及与企事业单位服务的横向合作课题。

目前高校教师的局面是,有的老师每年源源不断地成功申报各类基金,甚至一个idea得到多个口子的基金资助,即所谓的一兔多吃。我们也经常看见有些作者每发一篇paper,后面列出的基金资助课题多达3-5项。当然这类教师应不是一般的人物,要么是学术大牛,要么就是掌控资源的人物。如果是年轻人,也一定是paper发的多、进入了什么人才计划的人物,不是一般教师能有这本事的。这就是所谓的学术性教师。还有一部分人,一生中没发几篇SCI,学术界也没啥名气,因此没法申请到各类基金,只好凭着人脉关系或技术实力,每年争取到来自企业、公司资助的横向课题。经费很多,钱也不少,而且用钱也很方便,不必被财务上严格把控和审查是否合理使用经费问题等。即这些教师主要从事所谓的应用研究

搞学术研究的教师经常私底下议论,做应用课题的教师,没学术水平,没创新,做的是大量重复性工作,连像样的paper也发不出,靠的是人脉和关系拉项目。搞应用研究的人,私底下也瞧不起搞学术的人,说那都是纸上谈兵,啥时能应用到实际中,能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学术研究课题结题时,提交的成果无非是毫无价值的总结报告或几篇paper,而不是立竿见影的产品或实物。

那么,刚来校或处于低职称的青年教师,该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呢。这也是曾经让我迷茫很久的问题。学术研究既然属于基础研究,那么万丈高楼从地起,夯实基础,精下心来在一到二个方向上踏踏实实熬上几年,坚持每年申报各类基金,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这对多发paper,晋升职称都是有好处的。同时,基础研究有了一定深度和进展,也可以进军企业,慢慢做一些横向合作,这将会让你走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从一开始就想到搞一些实用产品,尽快挣钱,作为一名想长期呆在高校的教师来说,是不利的。除非是想退出教师行列,自行创业。

其实,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也不是一对矛盾,可以得到很好的兼顾。学术课题是应用项目的基础,反过来,应用项目可检验学术科研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应用项目结题了,学术研究还可以接着进行,并不会结束,即学术研究可成为应用课题的深化,从承担的应用课题中提炼科学思想、凝练科学问题。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应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博文:唉,SCI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