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  慈父  益友——访张开华教授(中)
张开华  |  2009-09-06  |   |  504次阅读

     成电教师风采摘录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次:200711月第一版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次:200711月第一次印刷

    号:ISBN 978-7-81114-680-6

 

              学生心目中的“慈父”

2002年底,微固学院领导和他商议请他担任班主任,张教授欣然受命,接收了两个班。作为大学生涯的第一位领路人,张教授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如何将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感受传授给同学们,如何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启发这群“80后”。那一晚,张教授想了很多……学院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其实很简单:每月和同学们见个面,交流一下想法,以及做必要的指导。但张教授却走得更远。

许多同学至今还清晰地记得 张教授和大家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他径直来到了同学们的宿舍,问寒问暖,那慈祥的面庞,爽朗的笑声,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细心的张教授还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联系卡”,上面详细写了他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临走时还说:“你们有什么当面不方便说的,可以给我打电话,当然写信也可以。”

只要一有时间张教授就会想到他的学生们,再忙也会争取在每个月和同学们聚一次,了解他们的情况。平日里则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行联系,只有这样,他才会感觉和他的学生们离得很近。有同学碰到思想上的困惑,写信给张教授,总是能得到这位长者的忠告。一次,一名叫杨行中的同学在课堂上病倒了,被送到医院,院方需要一名亲人签字,当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教授……许多同学表示很惊讶,张教授和自己见过一两次面,甚至都没有说过话,却认得自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他就是这样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这些“没有成型的泥胚上”,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期待着他们茁壮成长。

一提到学生,张教授总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他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记者在张教授的电脑里看到,张教授为他的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了文件夹,里面记录了他们的详细资料。细致的学生工作让我们不由得佩服起眼前这位慈祥的老教授,很难想象张教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张教授却笑着说:“时间总是会有的。”即使如此,张教授却从来没有放松督促同学们的学习。考虑到大一的同学不能带电脑,他主动把自己的电脑捐给了班里,供同学们学习之用,这一举动曾让同学们感激不已。在英语四级考试的复习阶段,同学们普遍感到作文难写,于是张教授立即找到曾经参加过四级作文批改的老师给大家作指导,最终张教授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四级通过率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在校优秀班集体的评选中,两个班级再一次双双入选。之后,学校更是把相对较难管理的学生艺术团交给了张教授,他依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面对荣誉,激动之余的张教授对于学生工作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我一直坚持着三个观点:首先是他们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其次我们必须正确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是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总而言之,便是真诚地对待学生。”

“也许是早年留苏的经历,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他对于学生有很准确的把握,就像同学们的‘大朋友’一样,受到大家的欢迎。”微固学院的张媛媛老师这样告诉记者:“我第一次接触张教授就感到很亲切,丝毫没有教授的架子。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张教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作为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又在成都学院授课,平日里的工作很忙,却做得井井有条,极为细致。在张教授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生活中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也许是东北人的天性使然吧,那份爽朗总能让我们的交流变得很轻松。”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