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是这样的李云畅
通信789辅导员博客  |  2016-09-23  |   |  697次阅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他是李云畅,通信工程专业大四学生,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他说:“大学就是一个用来犯错误并不断将它纠正的场所”,为此,他敢于尝试,在保持积极学习态度的同时,不仅参加学生工作,还积极投身到诸多竞赛和科研当中。

  大学三年期间,他的平均分为93.1,专业成绩在年级中排名前1%,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对于学习,他的理解是:在课堂中难免会犯困和分神,课堂效率低下,但在大学里更加强调自学能力。在课后,他认真专研课本概念,对于重要的推论一定尝试自主推导,就算是看过答案也要亲自动笔试试。“要有勇气质疑书本的错误和相信自己的判断,只有在对知识点有了清晰的理解后,才能下笔如有神,把开卷考试当闭卷做”,他如是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是这样的李云畅

  他担任过班长、辅导员助理。回忆起当班长时,他很乐意得说:“我曾经给大家做过调查问卷来帮助完善班级制度;也为了鼓励互帮互助,在晚自习上讲台讲过C语言;清明假期时还组织过大家去爬青城山。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是不错的回忆”。尽管有时会被别人不理解,但他仍然恪尽职守,严格落实班级制度。由于认真与负责,他所带领的班级在大二被评为院级优秀班级体。

  在第五学期,他赴台湾交通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大陆的学生总是很优秀,他几乎在台湾所以课程里都是班级第一名。他介绍说:“这里的校园氛围就像一种颜色,它叫做‘蓝’——拥有天空的开阔,又有大海波涛的自由”。对他来说,旅游成为了和学习同样重要的事,因为在这里,大家都能不被拘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回到成电,他延续了在台湾的思维方式,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除开学习,他开始广泛涉猎,找到适合自己的真正的方向。他学以为用,凭借创新的思维使得他发表了第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他和队友重操旧业,参加了因赴台湾而错失的数学建模竞赛,终于有了H奖的回报;出于兴趣,他写起了程序代码,在数学竞赛过后又转到了ACM比赛当中,拿到了校邀请赛二等奖等奖项;他还加入了实验室,跟随导师参与项目,提前体验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搬运到脑子里的过程,而竞赛或者科研则是将知识从大脑里取出来转化为有用实体的桥梁。他说,“大学离不开学习,但是不应该只有学习。但无论是学生工作、科研竞赛还是学习成绩,都至少得有一项能够脱颖而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是这样的李云畅   正是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繁多的项目经历,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暑假的自主招生选拔中,他凭借着论文发表、项目经历等优势,通过编程能力的考核,获得了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硕士Offer. 但他一点也不骄傲,沉稳而自然。他说,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自己想要追寻的路也还有很长。

  在问到新生寄语的时候,他只说了四个字:“追随我心”。未来的事情就交给未来去抉择就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把能做的做到最好就行了。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