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曰:“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所处环境对于每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讲的也是这方面的道理。孟母为了防止孟子沾染恶习,不惜三次举家搬迁,最终落户“学宫之院”。而孟子也正是由于被学宫传来的琅琅书声所吸引,继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发奋读书,终成大儒。
从研究生角度来说,同门、同级、同一个课题组的科研、学习氛围,对这个小集体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因为同级、同门之间存在着一种你追我赶、不服输的良性竞争意识。当自己游戏玩得酣畅、小电影看得很high时,发现邻座的同学却在看文献、写代码和做测试,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和内心的一丝不安。而正是这种压力和不安,会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拼搏的动力,使得一些消极、颓废者开始努力。事实上,被别人所影响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别人。这就看,自己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作用了。
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仅仅为了毕业的一纸文凭混时、煎熬时,而个别学生特别努力却会成为小众,就如局部区域里的脉冲“噪声”,自然会被“中值滤波”无情平滑掉。小众被视为脑子有“毛病”,或者被视为仅为某种利益驱使。
前几届学生,实验室形成了人人想进高薪互联网企业的一种趋势。由于硕士毕业没有论文等硬性成果要求,自然也就没什么压力,只是想着如何能通过互联网公司的面试关,突击学点Java之类的编程语言就OK。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在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经过老师们几年的积极引导和极力纠正,加上博士生队伍(毕业有成果的硬性要求)的壮大,实验室在研学生的学习、科研氛围大为改观。
本届研三学生,大部分同学完整参与和进行了1-2个实际课题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这届同学将横跨4届学生,参与者达20余人、进展却十分缓慢的一项课题顺利结题。目前,这届同学都已落实满意的就业单位,虽然也有去互联网企业就业的,但毕竟通过1年多踏踏实实做课题和规范训练,夯实了专业和技术基础,而不仅仅是靠突击做几道面试题进入企业,后续工作的衔接就会顺利很多。
这个群体,整体看似低调,但却是一个在科研上精诚合作、生活中团结友爱的小集体。2017年度IDIP实验室年终总结会上,突出科研奖就颁发给了这个小集体。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他们自打进入实验室后,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这是一种必然结果。
本届研二同学,是实验室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达到了20人。本届学生的入口多样化,有推免生,有390分以上通过招考进来的学硕多人,也有专硕和非全学生。这届学生不仅研一阶段学习成绩冒尖,进入实验室后的科研能力也突出。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有3人,成为有史以来实验室人数最多的一届。不仅如此,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表现超常,大部分同学申请了专利,少数同学申报专利数达3-4项。学术论文方面,作为硕士生已经第一作者身份在JCR-2区刊物发表论文,这也是往届学生未曾出现的。目前,在投JCR-2区刊物论文3篇,JCR-4区论文1篇。本届同学完全形成了一种“潜心研究,你追我赶”的良好科研氛围。虽然临近年关,这几天至少3位以上的同学,还在与我讨论和交流关于专利文档、论文修改之类的事情。
不得不说,实验室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确实比严格管理更重要。
这得靠师生共同努力。
所以,我衷心希望还在修学分的研一同学们,能继续发扬和不断推进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
长按/扫一扫二维码,敬请关注“闻道研学” !
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