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教师转岗
这两天科学网在热议清华大学的方艳华老师转岗,以及微积分知名助教闫浩博士后出站后的留校问题。作为一名曾经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我的关注。记得在博士毕业和博士后出站之前,也曾经迷茫和彷徨过,对一些政策的解读也曾经厌恶和鄙夷过;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我认为目前国内的一些政策是值得坚持的。记得一百多年前,有六个人为了改良中国的社会制度,以身试法,最终成为封建制度下的冤魂;其中,谭嗣同先生留下的绝唱:“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给世人警醒。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学校,任何试图扭转现状的举动其实都是冒险的。冒险意味着牺牲,有时候是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有时候甚至需要牺牲生命。当然,道理谁都明白,只要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的头上,我们大多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然而到事情来临时,错愕和惊惶成为人们的反应。
那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我国高校的现状需要扭转吗?”。这个问题来得有些大,作为一名高校从业人员,我仅从自身的观察出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感想。
首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这些年一直在大学里面混迹,听到的见到的标语主要是:“争取在XXXX年前,把XXXX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知名)大学。”,上述标语可能能够回答“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这一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成为世界学术的中心,用句时髦的话说,我们成不了“学二代”,但是我们要成为“学二代”的爸爸。如果把大学比拟成一个人,那么这大概是中国各大高校的人生目标。
其次,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在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一所大学宣称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学。因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XXXX离世界一流的距离是出西门左拐XXXX米。”这句话是一句调侃的话,意思是:“我不是世界一流,隔壁也很难这么说,难兄难弟”。这样一个背景告诉我们,在华夏大地,我们没有现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模板可以学习,因此一代中国的教育人踏上了一百年前祖先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道路,教育家和官家们纷纷到世界一流大学访问交流,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中收获良多。总结再三的结论之一是:“人,选人,用人”。于是这掀起了中国高校的一轮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有三点:一是,效法欧美走终身教职路线,非升即走就是这一路线的简要概述;二是,大量引进有海外高层次人才,正可谓不惜千金买宝刀;三是,让国内的人走出去。
再三,这些政策是否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呢?
(a)终身教职制度。我们先来看看中国高校的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大学多为国家所有,行政主导意识强于教授治校意识。这意味着我们的高校的选人和用人不是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说了算,这在国外高校不是普遍现象;二是,行政主导带来优秀和完整的行政部门,这使得目前高校教师自理能力不强,主要体现为职业规划听安排,各种事情有人管的情况;三是,外国高校大多做到精兵减阵的局面,而国内的行政主导导致行政部门固定岗位很多,如何做到精兵减阵需要考虑;四是,外国高校相互承认研究人员的履历,这意味着你在哈佛大学干了几年,最后无法获得固定的位置,你还可以去麻省理工寻找同样的教职,这样减轻了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做起事情来自然就得心应手许多,然而国内只有寥寥几所大学开始这个制度,如何解决后顾之忧是个问题,要不人心惶惶,双重压力如何承受。另外,大家看看年轻老师的工资单,再看看各种商品的价格,一目了然无需多言。可见,终身教职制度在中国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如果国家下定决心积极推动,用强有力的财政注入教育,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这必将是大快人心的美事,当然这将会减缓我国的经济增长,眼光的远近、利益的长短自有分晓。
(b)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组部急教育部之所急,想教育部之所想,发展的千人计划系列人才引进计划,用丰厚的科研生活资源吸引大量海外人才回国,是近年来发生在中国高校的一件大事,认识人的自欢乐,不认识人的心中暗想:“生子当如孙仲谋”。从宏观来讲,中组部的千人计划的确通过国家财政支出为教育部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人才的引进的确丰富了中国的科研种类,提升了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是建设一流(知名)大学的好方法,所谓杀鸡取卵之计。但是,这一人才计划却给中国这些年的教育事业一个大大的击打。一方面,这从侧面否定了我国近20年来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政策的误导,似乎导致本土人才严重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从侧面否定了我国近20年来的研究生教育,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我国的科研发展;最后,这让我们反省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鼓励本科生毕业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呢?还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如果是培养高层次研究人员,那么请敞开研究机构的大门,让年轻人学成后,真正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可见,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确可以为国家带来人才红利,但是如何发展好中国的教育才是硬道理,正所谓打铁还需要自身硬。
(c)让国内的人走出去。当一位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国内某大学或者某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后,在他寻找一个新的研究岗位时,耳朵里有时会听到招聘人员对你说这样的话:“XX博士,你的简历在国内算好的了。但是,我们目前主要是想找有海外经历的优秀人才”。听完这样的话,我想大多数人的心情会不好的。乍一听,招聘人员说的没错,虚位以待,坐等贤才。但是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在国内念一个学位,冤啊。当然,在你的再三请求之下,招聘人员会笑吟吟的说:“你现在没有海外背景,我们可以放松一下。但是在合同里需要写明在入职五年之内要有一年海外经历,要不然学校将有权跟你终止合同”。就这样,一职难求的新博士们纷纷签了合约,在谋求自己的科研发展的同时,努力争取走出去的机会。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新博士的年龄,大多在26-30岁之间,在他们职业生涯的前五年,他们顶着失业的风险,寻求事业的发展(教学、科研、项目),寻求家庭,寻求海外机会。试问一下,是什么样的政策能够让年轻人背负如此的压力?需要走出去的不仅仅是这些刚毕业的新博士们,一些在高校里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讲师和副教授也面临需要走出去的问题,因为他们面临的是职称评定,而海外经历成为他们评定职称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国内的访学遍及欧美的各大名校,估计以后上厕所,遇到同事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克莱登’大学学习过,因为蹲在坑里的可能在哈佛、牛津等名校做过访问学者,这也成为如今中国高校的一大特色。另外,不得不再闲话一句的是,中国的访学计划,彻底改变了欧美高校实验室的用人政策,以前他们是花足够的钱吸引优秀的人来做研究工作,现在他们会倾向于不花钱邀请足够多的人来做研究。这苦了在海外取得学位后需要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新博士们。
从清华教师转岗,我闲篇了几句中国高校的一些有意思的情况。试图回答“我国高校的现状需要扭转吗?”这个问题。通过对我国在建设一流(知名)大学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特点进行简单总结,认为我国高校的现状的确需要扭转;针对目前高校改革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系列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主要讨论了把海外的高校人事制度生硬的引入中国,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回国,把国内的人输送出国(连着看这两句,我觉得这是一盘很大的棋,貌似很有深意:“我觉得好的我拿走,我觉得不好的送给你”)等举措。
2、DOTA世界杯
前几天有看到一则新闻说:“中国玩家夺得今年DOTA世界杯的冠军和亚军,而冠军奖金多达500万美元”。当时觉得这个新闻跟国足没有进足球世界杯32强形成鲜明对比,随后也就没有关注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在中国,游戏玩家这个称号还不能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接受。而这个新闻引起我的思考,却是受到实验室一位加拿大小孩的提醒。今天在午饭时,他说起这几天去观看DOTA世界杯比赛的情况。紧接着,他目光转向我,说道大赛的冠亚军被来自中国的两个队伍包揽;他的话也让我想起了几天前看到的新闻,也让我第一次在实验室的氛围内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接着,他说道他很高兴能够看到来自中国的玩家拿到冠军,因为他知道,在中国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有时会受到世人的鄙夷。
3、呼唤职业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接下来,我谈谈为什么在这个博文里提到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目前,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想改变的局面之一是如何简化臃肿的人员队伍实现精兵简阵。归根结底,这彰显的是我国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清华教师转岗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人太多;而出现多人请愿的原因就更简单了——优秀的人太多。回过头来,我们应该想想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目前的人才资源布局不均匀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a)社会价值取向。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取向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人群的社会意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人们意识到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人群活动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如何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利益成为大多数人群的价值常态,在职业选择上体现为,大多数优秀年轻人会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工作不累,收益不低的工作。公务员、大学教职、国有研究所、医生、教师等,成为热门职业。
(b)社会舆论取向。在中国社会,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是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比如,一个成功的小孩子,他需要做到听话、爱学习;一个成功的中学生,他需要做到学习好;一个成功的大学生,他需要做到有出息,等等。这样一个环境培养的人,往往人生是脱节的,或者说按照这些成功的定义,每个人都试图去优化自己的每一段人生旅程,但是并不是局部优化能够带来真正的全局最优。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选择的一些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成长模式,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歧视,比如在大学如果一个学生把时间花在游戏上,而没有好好的学习,这将导致通知家长、学业警示、退学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可以说中国的大学还没有做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准备,这也导致优秀的学生按照学校的模式成长,当念完中国所有的学位后,发现优秀的自己却无路可走。
(c)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作为地球上的最智能的生物,人类更是如此,这就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那里有更好的资源,那里就有更多的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都市挤满了年轻人。为什么?是因为中国人真的喜欢热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导致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科研经费的分配来看,就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匀。可见,要解决目前人才扎堆的现象,更为合理的分配社会资源势在必行。
本文谨从清华教师转岗到DOTA世界杯这两个相差甚远的话题说起,谈谈这些话题后面的所见和所思,主要是对目前大学的改革措施,教育观念和职业引导的一些看法。希望高校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高校的特色,推陈出更有利于从业人员发展的举措;希望中国优秀人才抛开传统择业观的束缚,勇于发掘自己,开放自己,到等广大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我国社会和高校能够摒弃成见,以更加宽容和开放的态度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利用人才,最终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希望政府能够从政策上为人才培育更多的职业发展路线,扶持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把政府手中的税钱花得更实在一些;希望每一个中国的年轻人能够做到勇敢面对挑战,敢于尝试,勇于牺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社会和自己,无怨无悔。
最后,我在科学网上也看到了方艳华老师对于自己转岗事情的回应,我认为她的回应很恰当。尽管,这件事情发生在清华,但它不能反应清华的全部,原则上来讲,清华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们不能无限的放大此事;在我看来,精兵减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如何取舍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