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之志与精英之责
周强  |  2017-05-02  |  科学网  |  499次阅读

在(穷)人的志向一文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37866-972376.html,我们从任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母亲》说起,谈到柳传志先生读了文章以后的感受,也谈到李言荣先生的一篇文字。这三位先生从各自的角度回忆了自己和身边的人的一些往事,或悲或喜。在经历了那些令人铭记的日子以后,有幸的是,三位先生在自己的人生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按今天的话说他们都是成功人士,是社会的精英。 除了成功这一点之外,我还谈到了他们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在年轻时对于生活的具体感受,这些感受在他们的文章中用不同的字眼表达出来,这些字眼包括:任文中“到交費時,媽媽每次都發愁。我經常看到媽媽月底就到處向人借錢度饑荒,而且常常走了幾家都未必借到”,“這個小小的玉米餅,是從父母與弟妹的口中摳出來的,我無以報答他們”,......;柳文中“61年,我是北京25中的一名高三學生,我們中學生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所以享受著最高待遇,一個月32斤糧,半斤油,半斤肉。知道什麼叫一個月半斤油嗎?”,......;李文中“我的父母非常普通,只是家里更穷、父母更没文化,认识的字不会超过一百个。雪上加霜的是上世纪60年代因爷爷蒙冤一案,一家人受牵连吃的苦更多,但父母以勤奋的劳动、朴素的为人、个人的智慧和善良的品格为我们五兄妹撑起了一片天,一个也没弄丢,一家人居然都活过来了”,......。我用两个字来总结这些字眼,当然没有三位先生措辞的准确,到也不失为我个人的思考。这两个字就是困苦。在这个之上,我进一步武断的认为,三位先生的成功或许和这些困苦是相关的,他们体验困苦,他们立志要改变困苦的局面。这里的立志,即是我在文章中想谈到的(穷)人的志向。

进一步的,我谈到在某个历史时段,困苦的人不是少数,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社会的必然现象。就三位先生年轻时的时代来说,和他们一同感受和经历困苦的人是很多的,我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我认为结论是可以站住脚的(三人成众,众者多也?,三位先生已经为我做了证实)。在这么多人中,我们看到了三位先生的成就,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寥寥。我并非想一些文字来歌颂这三位先生。我实际是在写一段文字来歌颂那个时代困苦的人们为改变困苦的局面而立下的志向。如果我们说今天这些成功的人儿他们的成功改变了他们的境遇,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我想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数十年前那个时局下人们在困苦中思考,在困苦中立志的必然。穷)人的志向改变社会发展,决定社会发展,这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必然。

社会是一块泥,社会的形象是社会中所有人的行动一起塑造的。我进一步从三位先生和他们同时代人的困苦中引申出来,谈到现在。我谈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和那时候的社会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也谈到现在社会和那个时代的共同特性,就是困苦。这里我已经把困苦的含义进行了拓展,最初的困苦是更多的体现在物质匮乏方面,现在物质困乏带来的困苦已然行将消灭,但是精神层面的空虚,仍然困扰大部分人们,我们也需要立志去改变这一现状。这是(穷)人的志向一文的最后思绪。

事实上,写完此文的一段时间内,我还是很满意自己的这一点思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那就是,前面几波困苦的人,他们的志向已然将那时的社会改造成了现在的面貌;尽管另一种形式的困苦仍然还在,困苦的人仍然还是大多数,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也造就了向三位先生这样的社会精英,包括他们身边的人这样的精英。因此,我们着眼现在的社会来思考未来的发展,强调困苦的人的志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只是现在社会的一面。在社会的另一面——这时候我想到了北京折叠一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37866&do=blog&id=999384,已经培养出来的精英们,那些实现了他们之前志向的人们,他们也应该担负社会发展的责任。我们可以把担负社会发展的责任总结为(精英)人的志向,但是在(穷)人的志向中并没有明确指出精英应该以担当社会发展的责任这点,此处做一补充!以全之!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