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之人皆受惠先生的光芒,博士论文题目:《光纤基关联/纠缠双光子的产生及其调控》,博士后出站报告题目:《实用化光纤基量子光源》。以下为先生生平,以之缅怀。
------------------------------------------
高锟爵士,大紫荆勋贤,KBE(英语:Sir Charles Kuen Kao,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出身上海的香港电机工程学家,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扬“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
籍贯江苏省金山县张堰镇的书香门弟,祖父高吹万是清末江南著名书画家,父亲高君湘律师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博士。直至中学一年级,一家人住在上海法租界,1949年移民香港跳级读中学四到七年级,获香港大学录取,但港大二战后停办电机工程学系,故高锟赴英国重读高中、继而本科、1965年获帝国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博士。
1966年在美国电信企业ITT的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任工程师时做出划时代的实验,证明用石英基玻璃纤维可长距离传递信息,打破玻璃纤维在早期只能短距离传信的理论难题。1970年回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系创系教授,1987年昇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委员会认定其奖项算在标准电信实验室和香港中文大学名下。获奖后自言“在香港就读高中、也曾在中大执教鞭、当校长,并在这里退休,在香港生活逾三十载,是个名副其实的香港人”,有英国、美国双重国籍和香港永久居留权。国际媒体常称“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