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彭真明  |  2012-03-15  |  科学网  |  468次阅读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出身的大学教授,一直认为中学教师比大学教师的课上的好。因为,中学教师不存在与科研冲突的问题,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更多的注重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大学教师,即使是不做科研,专职教学型的,也更多关注的是知识性和教学内容本身,因为一堂课的知识内容往往很密集。

一、大学课堂教学现状

现行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专业课教师不愿意上课,或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而更愿意从事科研,已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主要是因为:1)目前大学教师的工资较低,加之课时补贴费低,如果不做点科研,收入是可怜兮兮的。2)备课、改作业、辅导实验、考试出题、阅卷等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会或多或少占用一些科研时间。3)本科阶段的专业选修课,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开设,他们选课主要是以修满学分为目的。选修课一般不参与保研等成绩排名,加之考研的业务课一般也只会考专业基础课。所以,一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出勤率低,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极大地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4)很多学院往往以科研经费到账多少来衡量和评价一位老师的业绩,很少重视教学工作。少数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也不一定都是上课上得好而评出来的。据了解,少数有头衔的教师,很少上课,但也因各种科研经费和拥有的大量资源,包装出教学名师称号。5)在学生心目中,一般也都是认为科研突出的教师才是好老师。时下,各大高校引进千人、百人、学科带头人等基本也是针对学术和科研的,很少针对教学型的。

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上课,即使上课也是为了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而为之,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钻研教学方法,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更有甚者,有些教师除了开课第一天介绍一下该课程外,接下来的课基本交给博士生或助教上了。

二、大学教师站好三尺讲台是根本

研究型大学,教师搞好科研固然重要,但站好三尺讲台,坚持上课也一样重要。特别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与搞好科研也是不矛盾的。专业课教师坚持上专业课的好处在于:1)及时更新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上课不等同于讲报告,需要对本科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涉及的知识掌握扎实和精通。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不然驾驭不了课堂,也应付不了学生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显然,这对自身学术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益处的。2)科研做得好的老师,教学也应该是得心应手的,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促进教学,及时将本领域或个人的最新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也可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在下一届招研时也能吸引到好的学生报考自己门下。

因此,本人从中学教师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后,到现在的高校已整整工作8年时间。这期间长期坚持每年为本科生上课,迄今为止,已承担研究生课程1门,本科生《数字视频技术》及《光电图像处理》(教育网)等2门。已将上课当成一份神圣而重要的工作,做到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精心准备、设计和组织教学工作。建有课程教学网站,每年及时更新教案和课件;教学中想办法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有趣的实例;让抽象的课堂内容,看得见、摸的着。历年来,投入到教学工作的时间也是很多的,2008年组织人员编写了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1部。开课短短3年内,已成功申报四川省精品课程1门。撰写教改、教研论文多篇,为我校《光电图像处理》课程的优秀主讲教师。

三、教学的理念与态度

课堂教学虽然不“实惠”,没有效益,也没有科研工作那么有成就感,但作为大学教授,如果不上讲台,不为学生传授知识,就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宗旨,失去了教书育人的本色,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应树立一种观念: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学到了喜欢学的专业知识,就应该有一种成就感,就是一种乐趣;特别是专业课,不一定非要在考试时,为难学生,考倒学生。如果你上的这门课,能引领部分学生一个未来的技术或学术方向,就是成功的风向标。

最后我想说的,针对科学网热议的中南大学出台新政,讲师可以不上课的话题,即使可以不上课,也应从助教做起,打好基础。不然就是评上副教授了,需要上课时,还得从头再来。上课也是需要经验和长期磨练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关博文一位本科生《综合课程设计》的总结与感言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