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出自《太公家教》节录中的《鸣沙石室佚书》,为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理解为: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然而,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由于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地位等发生的悄然变化,这句格言已经失去它的本来含义。很明显,师生感情越来越淡。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疑惑一:师之过?导师招研究生的目的发生了改变,不全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为完成课题招收一些廉价劳动力。因而,平时指导和教育研究生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采取不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对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对项目贡献大的、表现突出的、听话的研究生等,往往态度较好,经常表现出热情,很少埋怨和批评,给的补助和待遇较高等。相反,对那些跟导师意见有分歧的、调皮的、不听话的、表现不好的研究生,往往冷嘲热讽、批评较多等。这样造成了后者对导师的极为不满。毕业后,从此消失,不再跟导师联系。甚至在同一城市工作,迎面偶遇,也视而不见,或故意躲避,形同路人。还有导师对研究生平时的严厉要求,被理解为对其不满和刁难,导致学生工作以后对师生感情的淡化。有的学生,当时可能还是导师出于某些特殊关系招进来的,由于相处期间的一些不经意的批评教育,3年毕业后,反而成为连普通熟人都不如、形同陌路的境况。这种悲哀,能怪谁?只能怪导师本人的处事能力了。
疑惑二:生之过?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改变。如今的很多学生见多识广,不再是以前那种孤陋寡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单纯学生。他们目的性强,很势利,有用即为所依。毕业后,脱离即为逃离;如果导师身居要职或行业学霸,有利可图,那么就是恩师。否则,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和时间,现行的顶头上司才是需要尊敬和巴结的人。正所谓,“有奶便是娘”。研究生在校期间,感觉没学到想要的东西,是导师没教好。没找到好工作,是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好。他们认为自己能读上研究生,是自己努力学习、辛苦考试争取到的。没学好,是导师没教好。还有研究生期间,如果没项目做,责怪导师无能,拿不到项目;项目太多,觉得太累,责怪导师剥削人;科研补助少了,责怪导师抠门等。总之,想进来时,恳求导师收留,不管导师是啥专业,有没有项目,是否适合他;进来后,发现导师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的导师好。进来前,导师是大爷;进来后,他就是导师的大爷了。
疑惑三:时之过?上世纪80-90年代,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可以说大不一样。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感觉。那年头,每个导师每年就指导1-2个研究生。3年时间里,每天聆听导师的教诲,感情很深。导师的批评,当成一种关怀,是恨铁不成钢,爱生如子。能上研究生,学生也认为是毕生的荣誉和值得怀念的时光。同时,师兄弟之间的感情也是很深的,每年会相约去看看导师,找理由搞师生聚会。工作与事业发展上,这种感情也是非同一般的,甚至比一般的同学还好,会相互帮助和支持。如今时代不同了,自从研究生扩招后,每个导师每年可能招上10-20个,导师一年看不见学生,叫不出学生的名,也不足为奇。平时导师忙于抓课题,顾不上指导学生,无心跟学生促膝交流等,关心其成长,师生感情从何而来。加上国家的一些招生政策的改变,如实行自费生等,学生认为他来读研,是自己交了学费进来的,考试上线了,来读书,导师负责是天经地义的。而自己该学就学,该玩就玩,学的好与不好,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导师闲事也不要管的太多。社会体制决定了如今的研究生很自我,读研也是仅仅为了未来某种岗位的跳板,而不是真正为了学习专业和本事。
师生感情如今真的很淡了…,或许这个问题本身是无解的,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