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协同育人途径
刘淼  |  2019-09-12  |   |  1319次阅读

1、开展师资队伍协同配合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层面的教育主要由辅导员负责,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教育,课后较少去关心和了解学生,聘请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让他们走进班级,走近学生,既可以开展团队辅导,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帮扶,真正的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人生导师。邀请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参与到学工队伍中,参加学生活动,与辅导员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可以邀请辅导员进入课堂听课,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课堂点评和主题发言,担任学生实习实训带队老师,由于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班出生,而是与所带学生专业相近,这样正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的教育优势,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能与学生在所学专业上有更深入的交流,引起共鸣。辅导员既融入到专业教学活动中,同时又为在实习实训中的学生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

2、开展实践育人协同配合

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参与辅导员组织的相关活动。辅导员负责组织策划的学生活动可以聘请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这样既避免与专业学习的时间冲突,也能增进专业教师对活动意义的了解,从而支持并参与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专业教师能对活动提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建议,将专业学习与学生活动融会贯通,使得活动更具有思政教育意义。

思政教育专业教师搭建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对口单位,由辅导员负责统一管理,分配学生名额,辅导员和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共同担任带队老师,形成“管理+专业+实践”的团队,这既是专业课的实习实训,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

3、开展科研育人协同配合

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要重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必须要开展相关思政课题研究工作。在高校每年面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各层次课题很多,但由于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在课题方面交流少,缺少合作,导致命中率不高,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好。专业教师可以和辅导员队伍统一科研课题研究思路,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占有优势,辅导员在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有强大的素材作为支撑。因此,可以发挥两支队伍各自的优势,共同参与到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和实证调研中,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的的命中率。两支队伍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加深了解和融合,在这种协作中提高双方的科研能力,创新育人模式,逐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