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了的散文
周涛  |  2010-12-19  |  科学网  |  331次阅读
三年前写的东西,不经意间翻出来,却如同在眼前~~
《故都的秋》于我总有些《孤独的秋》的秋的感觉~~
------------------------
说旧,是因为我所看所提到的篇目,距现在已有两三代人了。散文这种文体,现在似乎也显得旧了——于瓦屋纸窗之下,清茗氤氲之中,品味平和冲淡、清隽幽雅的文字,大抵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有或许这样的消遣太过奢侈,现代人都承受不起。
 
尽管带着老旧的气息,散文依然是受尊重的。但是这种尊重,就好像青年人看待年迈长者功勋的过去,尊重虽然还在,生活的游戏却已经把他们排斥了。那么在我的生活中呢,还有散文吗?或许有吧,但也是可有可无的了。
 
在华沙呆了一周,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电话,时间似乎凭空被延长了好多倍,于是终于可以翻看旧了的散文。散文当然也有高下之分,有的优雅,有的庸俗,有的崇高,有的阿谀……列在下面的,是向朋友们推荐的几篇文章。推荐的文章不多,正显示了他们的地位。
 
1.知堂先生(周作人) 《喝茶》
 
周作人善于描写人所不言的小题材,信笔写来,皆成趣味。大家熟知的《故乡的野菜》,作为笔记散文,是难得的精品。但是其中不见作者,总觉得是看一张照片,而不是读一幅画。《乌篷船》要胜出一些,其间作者向子荣推荐赴杭游船时,说:“夜间睡在舱中 ,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作者的闲适雅致的人生观——这正是现代人最缺乏的。但是要特别向大家推荐的,还是《喝茶》一文。寥寥千文,处处所言尽是茶与茶食,但又处处渗透弥漫着作者的人生滋味。那种带着文化优越感的自足和慵散,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的韵律。文中对比中国的“自然主义的茶”和西方配着黄油面包可以填饱肚子的红茶,说道:“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鉴赏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这种以审美和体验为中心的人生态度,不桎梏于物质,是消除源于不足和功利的苦恼的良方。
 
2.林语堂 《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文学底蕴深厚,行文从容大度,《读书的艺术》这篇散文完全展现了他驾驭大题目大文本的力量。论读书的文章很多,但多偏爱读书的效用,最有名的无过于培根先生的《论读书》,开篇第一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就强调读书的功用。朱熹的《观书有感》要有趣的多,“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多多少少表达了读书时明镜见底,清澈无碍的感觉;后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点明了阅读乃是思想之源泉。朱熹诗作寥寥,这确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如果要把这两个人阅读的品位和林语堂做比较,还是差了不少。林语堂认为“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 ,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我是完完全全同意他的看法的。这里面微妙的味道胜过了培根的怡情、博采、长才。因为后者是外化的,是具体的,而优雅和风味却是沉淀在读者身上内在的气质和力量。林语堂还强调读书必要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作者,必要形成某种心灵相通的境界,我想这应该是某种极美妙的体验,令人神往,可遇而不可求。林语堂还有一篇名为《论趣》的散文,与本篇暗通机巧,心境相符,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3.郁达夫 《故都的秋》
 
秋在夏后,由繁盛转为寂寥,常引发文人感怀身世,顾影自怜,又或以秋喻世事浑浊,人生苦短。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写秋之萧杀之气“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讲得是欲变革世态而不能的悲怀;丰子恺观春花秋谢,悟出“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进而引夏目漱石的话“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 ;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再进而讲因知秋而知死——是借着秋讲人生了。秋天感伤落寞的味道,却也特为很多敏感的文人所喜,例如林语堂在《秋天的况味》中讲自己爱秋林古气的磅礴,以至爱一切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务。写秋的文章汗牛冲栋,上面这些都是佳作中的佳作,但仍然有不足,盖作者全然在写世态写人生写自己,纵然铺陈秋意,也只是用最最粗犷的笔调三两下勾勒出秋的轮廓——名为写秋,实际上秋在其中仅仅是一个配角,仅仅是借以表达千百年中国文化沉淀在“秋”字上的味道。那么,秋的细腻之处在哪里呢?需到《故都的秋》中去寻找。我且引一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幼时便读过郁达夫的全集,那时候于无声落蕊扫帚丝纹的意境是完全无法理解的。现在,那些曾经美好却已逝去的感情,便如这落蕊一般,在心底里最深的地方,铺出一块柔软的空间。最是那夏尽秋起,夜深难寐之时,那“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细腻的丝纹”,如何能排遣?
 
4.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是一个很早熟的散文家,我最欣赏的他的三篇散文《背影》《荷塘月色》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在30岁之前完成的。散文应该是越老写得越好的,但朱似乎相反,老了反而失却了这份灵气。在大散文家里面,朱的遣词造句,最见功夫——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章的乐感上。最典型的莫如《荷塘月色》,若是不朗诵,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微妙之处。例如“曲曲折折”“弥望”“田田”“亭亭”“裙”“层层”……,读出声来方见实力。朱用叠字是一绝,恐怕只有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能够匹敌。相比《荷》《桨》,《背影》一文字句平淡很多,但我认为这是朱最好的散文,甚至也是中国白话散文里面最好的篇目之一。《背影》中感情铺垫恰到好处,讲父亲爬上爬下月台的动作,寥寥数笔,却能勾起读者对父辈那种含蓄悠长的爱意无尽的思念。这个父亲的形象,每每忆起,心中都有怅然的感觉。我一直觉得,中国近代的小说家里面,鲁迅是一把手,沈从文只能排第二。如果说沈所勾勒的世界是精美的工笔花鸟,那么鲁迅创作的就是一幅幅木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永难忘却。《背影》之于《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后者极美,却终不如前者,击中我们心底最深处的情怀。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