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校充满人文关怀:留下成长的足迹
邹涛  |  2016-07-26  |   |  1675次阅读

        我校周涛老师在 “沙漠之上,不会长出永远的绿洲”博文中心情沉痛而言语温和地指出当下中国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他毕业后经常回自己的母校中国科技大学去看看,但逐渐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属于那里”。他说:“我们的爱情和友谊,我们的辩论社和棋社,我们老旧的寝室,我们当年挥洒的汗水和流下的泪水,到哪里去了呢?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留下哪怕一点点我们青春的痕迹,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跨越千里回去看一群陌生人的青春演义呢。”我对此深有感触,连日思考着做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为切实改善这种普遍困境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催生“蝴蝶效应”。

        很多同学聚会都会聊起和求学各阶段的母校联系,而很多人戏谑地表示一般是需要捐钱出力时才会感受到母校的呼唤。在美国,校友捐赠是诸多学校运营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学校因此也格外注重服务于自己的学生。虽然不能简单套用市场经济“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但美国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和话语权整体上确实较高。权利与责任往往成正比,美国学生也因此感觉自己有义务和责任要多参与母校的建设。中国的高校基本都是国家出资建设,官僚作风相对更重,学生(甚至老师)害怕和学校的各种管理机构打交道。“师道尊严”往往靠那些最具教师使命感的老师努力维系着,大多数学生整体上对学校缺乏足够认同与参与感。

        从周涛老师的感叹可以看出,要想和学生建立真正持久温馨的长期双赢关系,除了加强服务意识,必须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认真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让母校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一生中追忆自己青春时光的最温馨之处。那么,如何朝这个方向努力呢?

      我憧憬着,毎个班从一年级开始由班级集体商量、设计、制作一份连续性的成长手册,写下对自己和学校的期望、奋斗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对学弟学妺以及学校的建议等等;还可以收录老师对班级学生的评价、寄语以及优秀作业展示;最后,再留些空白页,供每次校友重返母校相聚时留言涂鸦,让足迹不断延续...... 三年或四年下来,每个班将交上这份成长手册,可以是图文并茂的手写稿,也可以是制作好的精彩视频,不管以何种形式,它是一份温暖当事人、启迪旁观者、沉甸甸而又个性化的青春记录。这样的成长手册,将珍藏在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的校友纪念区,成为学校以及每一位校友的宝贵财富。这样的角落,这样的校园,这样的青春守护者,怎不让人怀念,怎不让人向往?

                                   ---致礼电子科技大学校庆六十周年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