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固学院为博士生、工科硕士生、工程硕士生、本科生、成教班讲过拾余门课。退休以后在成都学院又先后讲过“数电”、“IC原理”、“VLSI设计基础”、“微电子器件可靠性”以及“俄语(第二外语)”等伍门课。这些课在我没退休前已讲过多遍,“IC原理”用的是我本人编写或主审的全国统编教材。特别是俄语(第二外语)课,对于一位在苏联学习五年,又担任过十多年翻译的我来讲,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我对每一次上课都坚持重新备课,每一届学生都会看到最新的课件。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想上好课程是绝对不行的。学术水平高当然是讲好课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如何把握教学内容?除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之外(这一点对于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是没有问题的),还必须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对于首次上课的年轻教师,建议首先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最好再参考几本同类教材认真学习,自己作出读书笔记,并将各类习题认真作一遍。
其次,总结出课程重点、难点。争取做到,当自己合上书本、笔记,能够复述本课程大致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最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再其次,通过参加本课程的辅导工作,观摩老教师的教学过程,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最后一点很重要,临上课前一天,一定认真精心准备教案和讲稿,至少保证4小时的准备时间,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来讲,要求老师必须参与过或亲身作过类似的工作,这样,讲课时才有底气,不怕学生提出任何问题。
当你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有自信心,要敢于严格要求学生,这一点很重要,当然自信和严格的基础是来自于本身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对教学内容的十分熟悉。
1、初上讲台时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听新老师的试讲时的体会,感到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在广泛使用多媒体后,变为照屏幕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或照读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讲课时切忌只看屏幕或面向黑板或仰望天花板,那是教师缺乏自信、不敢和学生交流的表现。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45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就提前结束课程;或是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能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避免呢?首先,新教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而不把教科书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学就行了。其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较快地领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因此,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2、好的备课标准是什么
要讲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要现买现卖。有的老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讲课,非但达不到前后贯通的效果,就连老师自己也可能讲到后面忘了前面。因此,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老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
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阅读有关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一堂课该讲多少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在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并按教学大纲确定了章节学时后,便可以开始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3、新教师如何备课
显然,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视呢?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4、 板书问题
在广泛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今天,板书仍十分重要。尽管板书,无非包括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但千万不可小看它的作用。如果仅仅翻动幻灯片,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时间很少,语言有时比较快,学生一听就过去了。教师恰好可依靠板书和语言来表达一些重要内容,,而板书却可以以停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作为老师,对板书应该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决不要乱划乱写,也不要什么都不写。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在什么地方,怎么突出重点、要点,这些都要考虑。甚至什么时候擦黑板,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应在备课时设计好。对于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备课教案里除了有文字外,还应该有板书设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切忌不要成为教材的电子版再现。课件的制作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要用干练的文字和简明的图表,必要时可用动画显示视图中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备课备得越充分,上讲台讲课的底气就越足。特别是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最好能作一二次课前自我或集体的试讲,看看自己在一堂课内的讲授和备课是否合拍,看看一堂课的时间掌握得怎么样,以备在正式的讲课中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