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李晓瑜  |  2015-07-28  |  科学网  |  432次阅读

已经记不清是大几的时候读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不记得为什么会读这本书了。只是还记得小说描写了男主人公与两个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这里,我没有细腻的文字来描述这部伟大的作品,因为对它的优秀书评数不胜数。姑且作为一个引子,来抒发属于自己的“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的理解吧。

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总是被各种爱、各种希望、各种憧憬浸润着。慢慢我们开始了爬行、蹒跚学步、快跑……越来越自主的我们,从一个1250px的小生命,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主见,进而开始和父母出现情绪的对抗、观点的出入,表现出孩子时期的反叛和幼稚。进入学校,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学生生活,学习和融入各种集体生活,在知识结构上、精神和灵魂上接收被社会公认的正统观点的研习,此时,我们又不可遏止的表现出桀骜不驯、玩世不恭、年轻气盛和愤愤不平。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常态,都是我们年轻的标志。然而,当某一天,我们毕业的瞬间,一只脚在校园,一只脚在社会的刹那,我们似乎回到了1250px的小躯体。那种对自我个体是多么渺小的认识,几乎像山一样的压过来。回顾走过的二十几个春华秋实,不免觉得太过于“轻”;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又是那么令人局促,局促地也让人觉得像空气一样“轻”,却又轻的难以承受!

这种感觉的历程,恐怕是现在大多数当代人的一种真实描述吧。只是生活有时不能太较真,不能太清楚,因为很多东西在有限的个体生命里是没有答案的。那么,穷思而惘然的倦怠必定会阻碍正常的生活,索性糊涂一点的生活,反而一些事情简单了。但是,人总是对生命和认知充满了好奇心!不然,人类史上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也就不会生生不息了。一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多么艰难。如果“糊涂”那么简单,古人也就不会发出“难得糊涂”的感慨了。

如空气,你想屏住,不如顺其自然的呼吸;

如流水,你想留住,不如任其由高到低的顺势而下;

如爱情,你想挽住,不如静静的感受其新鲜浓郁到亲情的自然转变;

如容颜,你想永驻,不如淡然的享受那种岁月洗涤过后智慧的流露。

各种情感、各种思绪、各种盘算,萦绕在每个思考的生活者的大脑中,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轻”,无形却深刻。每位朋友、每个亲人、各种疾病,交织成生活中的一个个客体,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重”,有形却脆弱。

生命中的元素何等丰富,我们的人生多么精彩,人生的机遇十分奇幻!那么生命中难以承受的“轻”,让它在我们的内心慢慢沉淀,不断融化,不断升华!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