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发展,SNS社交网站和软件层出不穷,在感叹我们的生活和圈子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时候,在冷静下来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SNS社交网站和软件让我们很多时候流于表面,浅尝则止。今天以“万能的朋友圈”为例,想和青年大学生从两个方面聊聊,请放手你的朋友圈。
不要让朋友圈,圈走了我们的朋友
在“通信789”的博客中,我写过一篇题为“朋友,原谅我渐渐少去的问候”的博文,大抵的意思是因为我们不能时时在朋友身边,不能第一时间分享彼此的快乐与不快乐,好像变的冷漠沉默了。我们都有了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我们都在面对新的事新的人陪在我们身边分享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当然写这样一篇博文实际上也是表达了对朋友的一种问候。我们会发现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实际上我们问候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易得,但是往往我们很多时候就越忽略了联系本身。因此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与我们的朋友没有了共同的话题,抑或是没有了交集,而是我们在不经意的过程中,在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疏于对朋友关系的维系和经营,而任由其发展,当初那份浓烈的感情终归于平淡,甚至湮没。
例如朋友圈,这种易得的联络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廉价,点赞党就是其中的一种,他们太过吝惜自己的言语,只用一个点赞证明我关注过,仅此而已。2014年春晚,歌手郝云创作并演唱的歌曲“群发的我都不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倒不是因为那句“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都不回”直指我们社会的一个实际现象,而是在歌词开头的描绘出的传统的朋友交流的方式:
小时候跟着爸妈去拜年,每次都能挣到很多压岁钱,上学之后把存下的这点钱,都换成了明信片,一张张贴上邮票寄向远方,也收到了很多最美的祝福赠言。
而当两个人之间的沟通的成本越高,其实沟通的效率越大,心灵交流的可能性也越大。见面的沟通成本很大,但是我认为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每到一个城市无论是学习还是旅行,我总喜欢约上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因为一段感情的维系,总需要一个人主动,才能赢得两个人的互动。所以青年朋友放下你的手机,放下在朋友圈的点赞,趁着年轻,趁着青春,去抽出时间和你的朋友约着见见面,简单的聊聊琐碎生活,畅谈下理想和远方,心得距离将会越来越近。
不要让朋友圈,磨灭了我们的思考
出于工作的原因,我每天也会打开朋友圈,看到形形色色的“朋友们”发的各种动态,00后讨论的全是动漫二次元,看起来“Su-go-i”的样子;90后各种自拍各种秀;80后各种创业和代购;60,70后各种转载,心灵鸡汤,名人轶事,笑话段子,各类视频。而就在猝不及防中,我们每天接受了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都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这些信息往往都是一些直接的结论而少了推演的过程。而网络传播的信息,我们暂且称之为常识或者一些知识型的内容都是为了便于阅读者能够快速习得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的成本,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的知识莫过于有着这样一类的标题:
1张图,带你看懂……
10个故事让你了解……
有亮点,3分钟认识……
而这样的一些知识通过持续的更新内容,不断的刺激我们。让我们似乎又懂了很多的新东西而沉浸在无法自拔的欢愉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刷朋友圈就完全停不下来,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喜悦当中,而且这些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都能快速被习得,能在上一个5分钟被我们所了解,然后在下一个5分钟,我们就能通过网络或者与他人的闲聊中去展示,简言之就是能告诉别人自己是多么的厉害,知道别人不知道的。
当然,这些知识并不是完全无用,只是今天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更多的是对于知识本身的思考。知识的体系原本就是由广度和深度去构建的,而这些朋友圈碎片化的知识,仅仅是在我们知识的广度上去做了准备和贡献,而对于知识的深度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广度上我们去认识知识本身的事实,深度上我们则能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联系则是把事实的点以线的方式去联结,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称之的知识结构。而长期接受朋友圈的碎片化的信息的弊端就在于我们仅仅在扩充事实,而没有去增强联系。而没有联系的事实其实于我们而言是更难被提取,简言之更容易被遗忘,最终也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已。依据德国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报告,只有那些被加工和编码的知识才能更容易进入长时记忆,而加工和编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提到的对知识进行联系和构建,去形成我们养成思考。所以先花时间去建立知识结构和体系比我们去了解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诚然,在朋友圈我们也看到一些有趣的碎片化知识,那么处理知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些知识去作为一个起点。如果觉得很有趣就以此为出发点,去了解他的前因后果,去图书馆,去利用网络挖掘和这个有趣的知识相关联的点,这个知识本身才具有意义,而更有意义的在于去探索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经过探索了解的知识,才能纳入我们的知识体系,才能成为思维的一部分。
所以,青年大学生朋友,学会放手你的朋友圈,请走进你朋友现实身边;学会放手你的朋友圈,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建立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