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用率与影响因子
黄健  |  2015-05-26  |  科学网  |  510次阅读

上周四,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共同主办了学术沙龙暨基础论坛,邀请了《科学》杂志的资深编辑Jelena Stajic博士就《科学》杂志论文投稿、同行评议、编辑工作及如何在《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等展开交流。虽然我们小组目前还没有向《科学》投稿的重要成果,但也很想去听一听,看一看。可惜,时间冲突。那天,我带着一位准博士研究生和两位硕士研究生拜访早就约好的合作伙伴诺恩生物,探讨miRay、ChromoTag等项目开发工作及其它科研合作事宜。未能兼顾,引以为憾。好在今天学校网站报道了相关新闻,也算了解和学习到一些东西。以下两点,感触尤深。

第一,Jelena Stajic博士说:在整个行文过程中既不要打压别人的工作,也不要过于吹捧自己的内容,实事求是,以数据说话,是打动编辑的最好利器。在诺恩生物时,正好大家也探讨到miRNA的十余种作用机制。徐董事长有项相关的研究已积淀近八年。图表精美,数据翔实,实验结果很好地支持miRNA切割mRNA的假说。但是徐董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米国大学与研究机构呆得太久,已完全没了我国中庸之道的传统。他始终认为,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就应该只有一种最好的机制。就像Python语言所信奉的那样?然而,世界也不排除像Perl语言信奉的那样,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do it。徐董排他性的论文手稿,投到《自然》、《科学》,都没有通过编辑这一关;投到《细胞》,虽然送审,但估计多数看到的同行都恨得牙痒痒,最终也给毙了。徐董仍未死心,但希望他能听取Jelena的话。

第二,《科学》每年接收大约12000份投稿,送审的只有约1/3的稿件,而最终能录用的约8%。我不知道是送审稿件的8%,还是投稿稿件的8%?无论怎样,8%的录用率似乎保证或至少与《科学》的质量、声誉和高影响因子有关。最近,大家似乎正在探讨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与期刊影响因子的关系。不知是否有人研究过论文录用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的关系?但在我看来,杂志本身的品牌与学科领域可能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例如,最近偶然读到《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JBCB)上有一篇总结该杂志创刊10周年的文章——JBCB, the first decade (jbcb10.pdf点击下载)。我对其中一段,印象尤为深刻: Excluding special issues, the acceptance rates have been just below 30%, though some years' dipped below 20%. For example, it was 19% for regular submissions in 2011 and 14% in 2013。我们在2013年7月投过一篇预测PhD7噬菌体展示随机多肽文库中可能具有增殖优势克隆的在线服务文章(PhD7Faster);2013年10月底修回;11月录用;2014年正刊第一期发表。回想起来,那次投稿还算顺利,所以14%的录用率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更意外的是,即便录用率不高,该刊2013年的影响因子也只有0.931。我周围有不少做纯生物学研究的老师,几乎成了习惯,经常在各种场合夸赞我们说做生物信息学好安逸,容易发文章。但从JBCB的案例看,似乎也不那么容易,而且就是发了,影响因子也很低。因此,每每听到这样的褒扬,我就想说:有福同享,热烈欢迎、衷心期望你们也一起来做生物信息学 (^_^)。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