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网络课程纪实
——来自一名助教的视角
谢勇
2020年春节开始,一场新冠疫情在全国蔓延。
在国家的要求和指导下,学校推迟开学,因此网上授课成为了这学期的教学方式。今年,我有幸成为了李晓瑜老师《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这门课的助教。第一次担任助教,同时,我也成为了学校少有的网络课程助教。
担任助教期间,首先,课程准备期间我帮助老师搜集过一些资料,阅读过老师的课件,对于课程的内容有了提前的了解。其次,作为一名研二的学生,也正在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我和这门课的同学们一样,希望在课上能获取老师关于论文写作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门课程,可以总结为从网络的窗口,站在老师和同学们两个位置来完成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对学校来说,在线课堂的软件还是使用的比较少,因此刚开始老师也是经过使用比较,包括和我们助教们一同来研究软件的使用,最终确定了腾讯会议这个系统相对稳定又比较容易上手的软件来作为课程的主要网络授课平台。大家也在使用当中,不断的调整软件的使用方法来保证更好的授课效果,比如如何放出音质画面更好的音乐和视频,如何防止会议中受到打扰等等。
网络课程和传统教室授课相比,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很好的获得同学们的表情和语言的反馈,也不太好进行监督。针对这个问题,晓瑜老师倾向于在课程中多使用美观且易于理解的图片以及详细的案例,避免太多枯燥的文字,并且频繁的与同学们交流来促进大家的思考。在课前和课间,我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和有用的视频,这既是一门教学的课程,也是一个老师和同学们深度沟通的渠道。同学们在课程中积极发问,老师也会分享生活以及科研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网络课程虽有不足,但是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克服,在有限的条件中做到尽量多的交流。在教学工作完成后,有的同学甚至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歌声,网络也让大家不那么羞涩起来,大家盼望着能有“网友”线下见面的时候。
除了克服困难,从另外一方面看,我们也在使用网络课程中发现了它的一些优势。比如课程中老师让一位博士师兄分享了自己对论文的管理,这位师兄通过共享屏幕在远程便将自己电脑上的一些操作展示给大家,包括一些同学们的分享,也是通过自己电脑上的操作。线上的分享可以做到远程且清晰,我认为即使今后在教室中上课,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就像老师所说,虚拟和现实是互补的,未来的线下教学,肯定是会更多环节借助科技的手段。
大家各自分隔,但空间并不能阻断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同学们的求知之心,疫情无情,但冰冷的新冠并不能妨碍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网络的桥梁筑起师生间的情谊。疫情过后,我们会记住疫情给大家带来的恐惧和不便,当然也会记住,大家在疫情当中通过网络构建的师生大家庭。我们的网络课程,注定将会是一段独特的、五味杂陈的、温情的记忆。
*************************************************************************
我是谢勇,来自山城重庆,是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嵌入式实时计算实验室的一员,今年研究生二年级。本科专业,与工业制造及物流相关,因为对软件的浓厚兴趣转向学习软件工程,目前在教研室中主要研究软件后台开发。学习中以“虚心若愚,求知若渴”自勉,生活中喜欢享受篮球和电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