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十本书
周涛  |  2011-08-27  |  科学网  |  418次阅读

~~很多看过的都不记得了,顺便记录几本,每本写一两句话吧~~

 

1.《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李泽厚、刘绪源

 

我读中学的时候,大学生人手一本李泽厚!哲学家生前就那么风光的很少,恐怕只有萨特了。现在有些大学生恐怕已经不知道李泽厚了。李先生是一位罕见的原创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书很容易读,讲得都是思想,不是考据。特别地,我觉得《美学历程》(专讲审美情趣的发展)和《乙卯五说》(原本五本书的内容浓缩在五篇文章中)集中了李先生的精华,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现代思想史》三部曲,反而不强烈推荐。

 

顺便说一句,李先生读书很快,都是大致看看,主要靠自己想。钱穆先生和他正好相反,每本书都很仔细从头到尾读,做批注做笔记做卡片。李先生对钱先生评价很奇怪,一方面认为钱先生虽然没有受过任何西方教育,但对国学的理解和造诣在冯友兰等人之上(冯和李很好,但是冯和胡适、钱穆关系都很微妙);一方面认为钱穆是个迂腐古板的人,缺乏创新(钱先生可以称作有思想的乾嘉派吧?)。李先生和钱先生都是现代中国思想家里面绕不开去的,李的文章如疾风暴雨,钱的文章却润物无声。我小时候更喜欢李文,而现在更喜欢钱文,心境不同。就好象小时候觉得鲁迅很强大,知堂先生则不知所云,现在觉得知党先生散文无出其右,与胡适鲁迅共为三巨头,确实各逞擅场。

 

2.《47207室》,孔庆东

 

中学的时候大家疯狂传阅孔庆东和余杰的书,着本书不知传了多久才到我手上,我印象中一个半天大气不喘就看完了——非常喜欢。10多年后再看,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只能说不过尔尔吧。或许孔文开辟了一种叙述和语言的风格,这种风格十年间已经被所有小说散文报刊杂志学会了,回头再看孔文,就不稀奇了。

 

3.《金庸评传》,孔庆东

 

适合金庸小说只读过一遍的人扫盲,我看此书有点类似于看高中物理讲《热力学》的一章,一个字,浅!

 

4.《你们忘了这个世界吗?》,卿卿

 

这是一本用一个亲历文革的孩子的眼光写文革中的亲情与爱情。文革是人类历史前无古人的人性扭曲的苦难集中。幼稚的编导会用低俗的手法描绘不属于那个时期的浪漫,譬如《山楂树之恋》,一个右派的女儿和走资派的儿子,竟然有桃源仙境一般的爱情故事,且不说以静秋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实践!文化大革命有那么多现实的苦难与人性的磨砺,作者偏偏选择了白血病!卿卿的书却写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点滴心酸,和尚且谈不上爱情的爱情。八岁的卿卿在离开昆明家乡前看望被关押批斗的爸爸,她问:“爸爸,你为什么要去反革命呢!院子里的小朋友因为这件事都不跟我玩了,他们还打我”。爸爸低头没有说话,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文革是一个没有人愿意经历的黑暗时期,然后又有一种欲望让你想去经历,因为这种体验,也许能在几年间向你揭示掩盖在面具下面一切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中国人描写苦难是厉害的,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和《兄弟上》,路遥《平凡的世界》,都是很杰出的一流的作品。但是到了幸福年代,作家失声了,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所以,余华的《兄弟下》和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后半部分,就只能算二流。实际上,如果你在新但不是很新的中国生活了二十年,又在90年代到现在生活了二十年,那么,你的灵魂要么已经被物质吞噬了,要么还是深陷在苦难中——当悲伤和死亡袭击你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夏目漱石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我如今已临近三十,远远没有而立,但对夏目漱石的话知之颇深。我们的上一代人,恐怕要早我们二十年,就尝到了这些味道。

 

写得多了,不说了,另外再向大家推荐一本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

 

5.e的故事》,Eli Maor

 

比《pi的故事》差远了,但是可以看看,很简单,然后里面有很多精巧的题目可以练习(上面列举了很多有趣的公式,读者可以一个一个尝试自己能不能证明出来)。显然,这本书可以看作欧拉传记的一章。

 

6.《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记》,钱穆

 

会单独写~~

 

7.《风鸣马萧萧》,萧逸

 

萧逸的小说记忆中第一次看,是因为在图书馆无意中发现了他的集子。武侠小说情节设计最差的无过于死了的人物后面又没有交待地活过来,其次就是一大批重要人物最后就不知所云了。萧逸的差属于后者!譬如朱空翼,受伤后发生了什么,再没有交待;枯竹庵主、边氏兄弟、历铁杉等人请过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凭空不提了,连妻子被杀也视若无睹;前面千万笔墨铺垫的铁小薇,也是莫名其妙没有任何交待。一个简单的报仇故事,单一的邪恶帮派,单一的人物性格,脑残的误会……萧逸的书是不能再看了。

 

8.《中国意见书》,文集

 

9.《藏地密码》,何马

 

10.《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