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计划,按着OBE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更加强调与企业实习、实训充分结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大三下,按照培养方案是需要到学院相关对口企业去实习的,实习时间为半年。前几年学生们对这种安排是兴奋的,因为这样能提早接触企业,提早了解就业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于技能的要求;对企业方而言,也是兴奋的,因为这样他们就能提前培育苗子员工,能力突出的能提前留下,重要的是,年轻有想法的实习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支撑。
当然,实习企业如果是互联网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大家会格外青睐。我校作为双一流大学、我院作为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践行者,企业对我们的学生也是优先欢迎的。想2015年和2016年我指导的几位本科毕业生,还未毕业就拿到了年薪20W的offer。他们做运营、做产品,更加有思路和想法、更加创新,对企业而言,自然就不需要墨守成规、教育时间成本更高的研究生或博士。
一度,皆大欢喜。
曾几何时,随着时间的演进,这种良好的培养方案初衷不改,效果和执行却已经开始有些变味。
对于学生: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降温、疫情的发生、全球经济的变化,部分学生开始觉得很多初创、新兴互联网企业比不上“大厂”,进去后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即便是进到大的互联网公司,因为是实习生,又不可能接触到核心技术,迫于很多产品开发的进度要求,实习生只能做一颗螺丝钉,渐渐心生不满。同时,整个实习过程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兴奋点越来越少。大部分的学生开始选择继续读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或者考公务员,这个培养模式的价值与初衷就出现了背离。
对于企业:很多企业受整体行业、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自身发展的问题。加之,实习生的培养、交流成本高,有效时间短,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也让企业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最后,企业对实习生的迫切度、预期、培养路径等均有变化。有时,某些误解和不匹配,导致学生的认可度更低,甚至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
对于学校:前期“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开展,以及良好的社会效应,让职能部门习惯了“舒适区”,忽略了“与时俱进”。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能一直优秀下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做出调整。比如,“卓越计划”中的100%全覆盖,之前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现在却成为计划发展的枷锁。对于很多想要出国深造或者考研的学生,他们大三下需要复习考研、准备英语考试等,时间和精力与实习实训就有必然的冲突,这时政策面是需要调整的。又比如,很多同学虽然学习的是软件工程,但是并不想成为一名码农;有的想做产品设计、有的想做测试,甚至有部分同学,将来可能都不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大学生活如果能多一点儿空间,或许他们可以兼顾做好本职学业的同时,多去尝试一下其他的可能性。但目前看,好像没有这个空间。
类似种种,学生与实习单位磨合不充分,预期和现实不匹配,学校在操作路径上的固化和继续“一厢情愿”的推进,最后学生痛苦、公司痛苦,老师们辛苦,学校也莫名。
多方的冲突,久而久之,慢慢的出现了挂名实习、关系实习等,学生们只能为了给自己挤时间、找空间,用各种方式方法来敷衍和应付。这是一个内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消磨做事激情的过程,浪费了大量无谓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这里面也不乏一些“浑水摸鱼”的人。因为,有些学生即便给了他时间和空间,也是在应付和拖延中消磨时光;有些老师并没有真正的给学生认真代管和指导,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是归咎于学生的态度和“卓越计划”的不合理。凡事是需要一分为二来看,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
这些现象,或许难以从根本上立即改变,但是作为一个参与者,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沟通机制
卓越计划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个企业导师、一个校内代管老师,配对的导师之间,如果能充分沟通,对于学生的实习实训可能会事半功倍。所以,职能部门可以建立一套企业导师智库,与校内代管老师进行配对,并形成定期沟通机制,或许会让学生的实习过程、知识转换变得更加顺畅。当然这个智库需要定期更新,而且沟通机制的监管比建设更难,这个监管的过程能保证双边导师对学生培养和指导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挂名实习”等。
2、增加对实习内容评价的包容性
就像前面提到的,有些学生实习的工种有可能就是测试、设计之类的,没有太多开发、算法的工作,那么应该针对于互联网职业的大类,进行实习内容的评价分类。这样就不至让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软件工程的要求而去胡编乱造。同样,代管老师们也应该定期进行互联网职业、工种的常识学习,因为现在很多老师的知识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在指导学生们的过程中会出现“割裂”的现象。
3、从100%逐步降低覆盖率
“卓越计划”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同学是很有帮助的,事实证明,这个培养模式确实对于提升工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总还是有一定概率的同学要继续深造。因此,建议职能部门能逐步从全覆盖,降到90%、80%等。当然这个比例肯定要摸索,到底多少合适,可能正是卓越计划2.0需要去解决的。
4、提升实习企业的入围门槛,扩大行业面
实习企业对于卓越计划的执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候选实习企业的审核与入围问题,建议提升门槛。因为如果一个企业还没有解决生存问题,何谈发展。对于卓越计划下的实习生,更加适合发展中,尤其是高速发展中的企业。因此,企业不是多了就好,而是要精。同时,实习企业不应该只局限在互联网行业,而是应该扩大行业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真正的行业卓越工程师。比如现在的工业企业、传统行业企业等,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行业,意识到不只是互联网企业需要软件工程师,各行各业都需要。
5、弱化对学生职业规划的过早输入,专注眼下
一直以来,大家都很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未来规划等的教育,我不是说不好,只是古人云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现在大学里面天天的耳提面命,不是一回事。“预”指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理想,是一种进取心的表现,同时包含的是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能处之泰然,并且积极去面对,最后从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人生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反观,现在的职业教育、人生规划,更多的是“照本宣科”、“舍本逐末”,一味强调将来工作怎样、考研怎样、创业怎样,却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建设,更舍弃了眼下应该夯实基础、踏实奋进才是将来一切规划的根本。另外,现在太多的规划,反而给学生们带来了浮躁与焦虑,让他们碗里的还没吃完就开始想着锅里的,到最后,锅里的没吃着,碗里的也没吃出滋味。反过来,认真享受当下碗里的美食,细嚼慢咽,吃完了再去锅里取即可,毕竟现在的物质、精神财富都会保证你吃饱。自然,这个过早的“观念输入”,就好比移花接木,终究很难落地生根,也会导致很多学生的价值逻辑里面认为“造假”、“关系”和“挂羊头卖狗肉”是正常的逻辑,因为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社会都是这么“培养”的。那么出现“假实习”、“关系实习”,也就见怪不怪了。想想既可笑,又无奈。
此外,关于时下很多人的焦虑综合症问题,我稍后会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谈到。
我相信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奋斗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也希望以上几点建议能对解决“卓越工程师计划”遇到的新问题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