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就已经走上歧途的新一轮高校改革
黄乐天  |  2010-12-16  |  电子技术应用网  |  511次阅读

在1999大扩招10年后,一个新的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出炉了,这就是所谓的卓越工程培养计划。这是自1952年开始的高校院系调整、1997年启动的扩招和并校之后的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

 

建国之前的国内高等教育基本采用美国模式,既所谓博雅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通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全面休养。大学也基本是门类俱全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以后,一方面为了尽快的培养技术专家和工程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大学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国家效仿苏联进行了大学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分重组,大量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等专门性学院被独立组建起来。学科严格按照产业需求设置,出现了按照产品设系和专业的情况。如真空电子管系、坦克系、航空发动机系等等。各个大学实行归口管理纵向管理,如铁道部就管铁道学院、邮电部就管邮电学院。在各个部门下属的学校中有为企业培养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大学或专门学院,也有培养高级技工的专科和高职,还有培养初级技工的中专和技校。各级各类院系分工清晰,培养目的明确。当我们回首这段改革时,虽然由于综合性大学的拆分造成了“大师匮乏”,但确实在建国初期培养了大批各条战线继续的各级各类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确实提供了人才支撑。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的人确实未能如解放前大学毕业生那样“大家辈出”,但确实在各行各业中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的灭亡,国内的各项改革开始全面向西方,尤其是向美国学习。自1997年XXX上台起,高校逐步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很多人错误的将这一次改革简单定义为“大扩招”,其实是很不正确的。“大扩招”只不过是这次改革中最被社会大众所知的一方面而已。这次改革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并校”,将一九五二年拆分出去的各个大学又重新装到一块,同时将一些原本没有渊源的学校也强行合并在一起,为了建“综合性大学”。“民办高校”,在政府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各高校以独立学院的称号,以“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名义成立大批新建学院。“高校归属分离”,各个高校由原来属于中央某个部门管理改为由中央和地方分管,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划归教育部或其它部位(如民族大学归属于中央民委,某些涉及军事工业领域的学校一直归属国防科工委现在划到了工业与信息化部),进入所谓的“211”,“985”等计划,接收中央财政的重点支持。而稍微差一些的学校则被划入地方院校,拨款受到了极大影响。“收费改革”,从1997年起,中国高校的学费大幅上升,由原来国家负担主要部分,学生负担一小部分逐步上升到对半分。当然被中央管辖的高校由于享受中央拨款,学费上升的比重不算很大,而地方院校由于拨款少学生负担学费的比例则大幅上升。此外还有很多改革措施,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起步于1997年的高校教育改革和1952年的改革一样,一开始就带有双重目的。一方面确实由于苏联式教育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过于狭隘,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解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与之相比,1953年的改革虽然是双重目的,但是两个目的都是长远性的。而1997年启动的高校改革在长期目的旁边捆绑着短期的经济利益。于是改革在仓促中起步,对短期目的追求压过了长期目的。虽然“并校”、“扩招”确实是必然要进行的改革内容,但在高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未曾完善,新的培养目标未曾明确的基础上匆忙的突飞猛进拉开了所谓的“并校”、“扩招”等行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有目共睹。

 

在大扩招10年之后,整个改革变成了一锅“夹生饭”,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的增加,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早已焕然一新,现在国家还拿出钱来让本科生自己随便“练手艺”。但本科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几乎是一直向下的趋势。这里面问题很多,就不一一详述了。终于再次以08年全球金融风暴促动,国家又启动了新一轮的高校改革。

 

如果说1952年的教育改革是以专才教育为目的,是以苏联为蓝本,1997年开始的教育改革是以博雅教育为目前,以美国为范例,那么现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就是对专才教育的回归,所不同的是以德国的教育为模板。实现在宽口径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更为深入的工程技术教育。这次的改革不但涉及本科,还涉及到了硕士、博士。尤其是后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学术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不分的局面。学习国外成熟的研究生教育经验。其显著变化就是现在有了新名词“应用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但非常不幸的是,这次改革似乎又一次走入了歧途。其原因就在于“应用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仍然采用了早已为全国人民所诟病的“一考定终身”的方法。决定一个学生是“应用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居然不是看他在硕士阶段所做的工作,而是看他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这一点万分的搞笑。一个学生如果在硕士期间,所做的项目以工程性项目为主,主要是解决了一些工程实现问题,如写了多少代码,画了几块电路板这些,那他就应该被授予“应用型硕士”。而另一个学生在读硕士期间以理论研究为主,通过做了大量的公式推导改进的了某些算法,发表了若干高质量的论文,那么他就可以被授予“学术型硕士”。现在搞成了考不上“学术型硕士”的人才去读“应用型硕士”,搞得本来是平行的两个培养方向有了高低之分,使刚刚起步的新一轮改革给众多学生已经造成了误导,以为应用型就低人一等,学术型就是要高级一些。这明显是对即将要开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利的。

 

从1997年开始,高校所谓的宽进严出的呼声就一直不断,但是从来没有认真的实施。这是因为大量的学生、家长在高考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都是非常巨大的,不到万不得已,高校是不会让一个学生退学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学生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没有任何出路。但现在有了“应用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之分,却恰恰是实现“宽进严出”的最佳时机。前文提到一个学生是“应用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其实应该从他硕士期间所作的工作来进行评价。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规定录取名额,但是并不能在入学的时候就规定谁是“应用型硕士”,谁是“学术型硕士”,而应该在申请学位的时候予以考虑。申请学术型硕士,必须要发多少多少篇论文,论文级别在什么等级以上,被哪些检索收录。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就不能申请学术型硕士而只能申请应用型硕士。反之,应用型硕士申请也需要有若干条件,如毕业题目必须是解决了一定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光推公式,论文中需要有具体的设计数据支撑等等。这样不能搞学术的人就去申请应用型,没有工程项目做的学生就老老实实的做理论申请学术型,相比之下大家都有了出路,减少了实行的阻力。让那些名不副实的“学术型硕士”尽早消亡,才可以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的进步。

 

新的改革,总是新的希望,不改革是绝对没有出路的。希望新一轮的改革能带来新的希望。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电子技术应用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