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国漫谈二三
通信789辅导员博客  |  2017-09-21  |   |  1101次阅读

 一、

  假设每座城市都有人格色彩,那么渥太华的人格色彩一定是绿色。首先渥太华处于圣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流域盆地,是加拿大第二林区,又坐落在圣劳伦斯河、里都河、加蒂诺河三河交汇处,水资源丰富,所以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整个城市给人一种绿色的观感。 

枫叶国漫谈二三

枫叶国漫谈二三  渥太华是安静而干净的,处处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这样得天独厚的气质跟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政治地位有很大关系。作为加拿大的政治中心,渥太华从城市规模上看,只能排全国第四(比不上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但多次被加拿大本国居民评为最宜居的城市。市民大多由政府公职人员和科研人员,普遍素质较高,人均收入也相对较高,所以整体的民风比较好,市民大多有礼貌、安静。整个城市横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处于英裔和法裔的交织地带,英语和法语的运用程度都很高。1793年,英国曾把多伦多作上加拿大的首都。那么,加拿大后来为何不定都多伦多而选择渥太华呢?加拿大学者皮特称,这是遵循《孙子兵法》有关国家安全、战略防御的思想,为了远离战争,守护和平的国度。闹市区为流浪汉专门设有避难所,街道上随处可见从容的残疾人,渥太华人的口头禅可以说是“sorry”了,开门时前人永远会为后面的行人留门

枫叶国漫谈二三   渥太华市区不大,历史也算不算悠久,但是文艺气息非常浓厚,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和画廊,老剧院和艺术展厅资源丰富。国会山、总督府、最高法院等为数不多的老建筑也非常有特色。古时候贵族用铜筑屋顶,生锈了就变成清新的绿色。如果你上街走走,不难发现欧洲老建筑和摩登建筑交织的景象,特别是国会山和银行街那一带,建筑风格迥异但又出奇的和谐,独具魅力

枫叶国漫谈二三

二、    

  作为老师,我全程跟着项目课程走,跟学生一同体验了所有的项目内容,包括跟加入到学生的小组,一同做作业。从一个生的角度去体验教育方式的差异会更加有意思,我认为渥太华大学夏令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教学目标的层次设计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为不需要结业考试,所以老师们不再以单纯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将英语思维训练、文化差异探讨、媒介素养教育、学术基本功训练,语言兴趣挖掘等内容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既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些教学目的和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语言和人文素养的盲点。

枫叶国漫谈二三

  课程设置包括讨论课、写作课、多媒体课、调查研究课、话剧制作与表演、音乐课、模拟面试以及教学课等,而每节课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各种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渐渐熟悉彼此,并且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枫叶国漫谈二三

   加拿大教育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既强调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同时又提倡do not judge(不随意评价他人)。批判性思考是西方教育的基本特点,但以礼貌著称的加拿人对异己事物的包容性非常高,又及其强调个人隐私,所以在采访课程中,老师着重强调了三类问题不要问:宗教、感情、政治。跟中国的社交礼仪有所不同,加拿大人对社交距离感是相当重视的。

枫叶国漫谈二三  加拿大的国民性格以友好著称,与美国不同,加拿大人普遍被认为更加礼貌和谦逊。老师玛格丽特就经常开玩笑说:“大家要是认为我们加拿大人跟美国人差不多的话,我们会感觉很遗憾的。”玛格丽特,土生白人,德裔,因为养了两头驴,所以选择住在乡下,embedded句式爱好者,口头禅是“How are you”。玛格丽特在课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跟学生探讨加拿大的文化与礼貌用语,她把美国和加拿大分别称作“民族熔炉”和“民族马赛克”,美国是人尽皆知的大容量,强调美国式同化吸收,而加拿大则鼓励每个民族保持自己的特色。所以你问一个美国人你是哪里人,他们会说我是哪个洲(哪个市)的人,而加拿大人会说我来自哪个省,再加一句我的父辈是哪个国家的移民。枫叶国漫谈二三

三、

  从渥太华到蒙特利尔,从魁北克城到多伦多,从尼亚加拉大瀑布到安大略湖,从国家公园到加拿大古典村镇,走过了些许加拿大的好山好水,但一个月的时间对地大物博的枫叶国来说实在是很短暂。枫叶国漫谈二三

  现在回忆起那一个月的时光,脑海里闪现的事魁北克老城区的鹅卵石路,十七世纪的哥特老教堂;是渥太华街道上飘荡着的咖啡味和法语,是多伦多唐人街美味的东北水饺,是渥太华大学里清晨6点朝阳中的青草味道。枫叶国漫谈二三枫叶国漫谈二三

  当然这个国家也存在很多问题,全民医疗等高福利的背后是高税收以及相对缺乏斗志的年轻人。即便是治安相当好的渥太华,闹市区的流浪汉也随处可见。资源陷阱、财政赤字、毒品管控问题也日渐严重。

项目负责老师Susan在跟我交流时曾多次提到,这一届uestc夏令营学生的英语相较往届空前的好,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也令人印象深刻,她经常在跟别的老师讨论最近些年中国的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想,这种变化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实力日益增强的一种自然流露,是学校近年来重视人才培养的体现,也是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热烈呼应。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