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
周强  |  2014-08-04  |  科学网  |  479次阅读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1、人祸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某企业发生爆炸事故,已造成75人遇难,185人受伤。目前依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结论来看,事故主要由于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消息来源:新浪新闻)。75名同胞的遇难是一次偶然事故,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但是这再一次折射出目前中国的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于安全生产的漠视,以及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

2、天灾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附近发生里氏6.5级地震,已造成381人遇难(消息来源:新浪新闻)。这是自2008年5月12日以来,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第四次大危害地震。

通过上述两则消息,我们大致能够了解到时间、地点、事件和遇难人员的数目。但在这简单的几行文字后面,我们还需要读到更多关于生命的内容。作为一名中国的年轻人,谈谈我读到这两个新闻后的感受,感受并非因这两个消息而起,只是由这两个消息而发。

3、人祸在中国

因生产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情并非只发生在中国,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多的解读,进而发表对政府不利的言论。比如,前不久发生的马航空难其实也应该属于生产事故的范畴;同时,据我了解我们的邻国印度此类事故也层出不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不闻不问,任其自然。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兴起,在新闻网页上,我们时常能够见到,因为生产事故(矿难、火灾等)造成无辜生命的消逝。

使用当今信息时代的热门‘技术’——大数据分析,对类似事件进行分析,我想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高危工种。我想通过提几个问题,来细化我对这些“人祸”的感受。

(a) 什么原因使得人们可以不顾生命安全而从事高危工种的工作?

生活。一名普通的中国人,从他/她懂事开始,他们就开始意识到,他们面临着接受教育,择业,婚姻,养育下一代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问题。而为了更好的更有尊严的活着,不少家庭的儿女和父母他们会选择去到一些能够挣到足够生活费用的场合工作,煤矿、石化、塑料制品...等行业,在给家人带来更好生活的同时,一枚炸弹可能也埋在了这些家庭之中。

(b)我们需要高危工种的行业吗?

需要。如果没有煤矿工人的煤,大部分中国人使用的电和暖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c) 如何才能做到更安全的生产活动?

事实上,在高危工种行业,我们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生产。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理论上来讲航空公司出现生产事故(空难)的几率是很低的,但是今年人类却不幸的在小半年时间内遭遇了四起空难。

因此,更好的做到安全生产是我们可以追问的一个问题。通过对数次生产事故新闻的听取,我们在脑海中已经记住了一系列提高生产安全的措施。比如,具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汲取XXX事故的教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等。听起来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措施,但是为什么生产事故还在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不妨回头再读一读那些提高生产安全的措施,我们会发现在这些措施背后看到的是冰冷的教条,缺乏对生命对人的关怀和敬畏。前段时间,网上发布了一组荷兰找回马航空难遇难者遗体的照片,通过他们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对于无辜逝去生命所应有的关怀和敬畏。而偶尔读一下国内关于生产事故的报道,多数消息的行文风格一致,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件、领导人关怀、遇难者家属赔偿以及安全生产措施的再次强调等等。尽管这些消息的行文很严谨,但是我们很难进一步读到在理性严谨之外,触及心灵的内容。

生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为原因造成。这里的人为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厂责任人无视人的生命,提供充满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另一类是,在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的人犯了违背安全生产准则的错误。对于第一类原因,涉及故意伤害罪,属于法律应该探讨的范畴;在这里,我想谈谈第二个原因。不能否认,尽管按照相关行业现有的最高标准提供工作场所,生产事故也会不能做到绝对避免,因为操作人员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比如长时间疲劳工作可能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致命的错误。因此,要做到准确无误的从事高危工种的生产活动,要求工作人员在就业前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培养、同时还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在一连串“人祸”的背后,我们无不为无辜逝者感到扼腕。在生命消逝的背后,我们还希望能够看到整个社会对于生命的关怀和敬畏,对高危工种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从事高危工种工作的人员的培养和关心(比如,让他们更有尊严和自信的从事他们的工作)。

4、天灾在中国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水涝、天旱、地动等自然灾害一直以来都在侵蚀着中国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昨日,发生在云南的地震再一次牵动了每一位华人的心。关于地震的人们关注的范围其实挺广的,而大多时候目光转向一些我们不应该关注的地方,比如是否捐款、捐多少、红十字会、美美丑丑之类。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地震的一些看法,同样还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进行。

(a) 地震是否可以预测?

根据我自己的认知能力,我认为目前地震是不能预测的。每次地震之后,从事地震相关的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质疑;有时候一些民间科技力量更是推波助澜,利用自己的预测方法烘托地震工作者的无能。事实上,人们对于地震工作者的质疑是出于一片好心,也是出于对无辜生命的怜爱,但有时候好心也会做糊涂事。尽管,近年来“专家”一词遭到了人民群众的过分解读,但是这一次就地震预测这件事情上,我们真不能怪“专家”。

(b) 地震灾害真的与地震工作者无关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地震灾害与地震工作者的工作紧密相关。在前一个问题里,谈到目前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地震的灾害是可以预测的!几千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有大量关于地震消息的记录,相应的危害也有明确的文献可查阅。因而,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我国地震带的分布和大致的震级信息,相应的地震灾害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形式减轻。在这一点,同样处于地震多发带的日本通说做得很好。另一方面,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救援队伍,对抢救灾区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都应该属于地震工作者应该做的。

(c) 非受灾区的人们应该做什么?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四川人在北京上学,接受到了身边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不仅仅是汶川地震,在每一次天灾时,通过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的报道,非受灾区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对灾区献出自己的关怀,捐赠献血的行动在全国各地进行着,我认为这些做法都很好。

在这之外,我想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一些。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地震无法预测也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科学的建筑形式和高质量的救援将其危害减小到最小。从电视画面和消息图片上看到的灾区画面,我们很难认为灾区的建筑形式是可以减小地震危害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科学的建筑形式,要求我们从建筑的材料和结构等方面做大量的研究和论证,而真正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相关科研的投入。

因此,我们在为灾区捐赠和祈福的同时,还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通过自己的纳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二是,努力促进国家对相关领域的科技投入和监管,真正的做到防灾减灾。

最后,我想说不论是人祸还是天灾,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阅读每一条这样的消息;同时,如何更好的避免和减轻类似事件的危害,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的,正如迈克尔-杰克逊在<Heal the world>中所期盼的一样“营造更美好的家园”!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文章原载于作者的科学网文章,所述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经过系统重新排版,阅读原内容可点击 阅读原文